全球經濟脫險未脫困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3.26 03:26 am 

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動向令人難以捉摸,美國經濟好轉及歐債危機緩解,讓市場信心大增,各地股市紛紛勁揚,經濟悲觀氣氛一掃而空。但最近國際油價大漲,市場又開始擔憂通膨壓力再起。歐元區及中國大陸上周公布的綜合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步走跌,顯示歐洲經濟正步入衰退及大陸經濟成長可能進一步減速。全球經濟陰晴不定,不僅對企業決策造成干擾,也考驗政府應變能力。
 
從總體形勢來看,全球經濟已掙脫歐債危機引發的新一輪金融及經濟風暴。在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聯手設置紓困機制、強化財政紀律及挹注銀行資金三管齊下,築起防火牆之後,歐債危機形同步向長期化,立即引爆的風險大降,無疑讓全球經濟服下定心丸。另一個關鍵是美國經濟逐漸回穩,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景氣表現超乎預期,雖然復甦力道並不強勁,各種經濟指標時有起伏,但整體形勢是往正面發展,從而亦協助全球經濟走出高危險期。
 
儘管立即性危機明顯緩和,但全球經濟面臨的困局並未根本改變。首先,歐洲各國債務過高問題依然難解,尤其接受紓困的高負債國家須厲行削減支出,造成經濟萎縮、失業率飆升,負債壓力未減反增。市場普遍認為,繼希臘之後,下一個可能輪到葡萄牙須再次紓困,愛爾蘭、西班牙亦恐難倖免。整個歐元區包括德國、法國也被拖累,經濟長期衰退的風險大幅升高,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愈來愈大。
 
相對於歐洲,全球經濟龍頭美國較讓人安心,但也非晴空萬里,因其回穩主要是受惠於聯準會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全球資金回流,目前美股回升已逼近金融海嘯前水準,消費者信心及企業獲利猶如建立在新的泡沫上,結構性問題如貿易及財政雙赤字的解決仍遙遙無期。
 
再看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巴西、俄羅斯、印度等,經濟成長皆大幅走緩,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變數,更不利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大陸經濟動向尤其動見觀瞻,今年來大陸經濟表現遠較預期為差,不僅出口成長持續走緩,內部需求如民間消費、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等增長亦全面走跌。上周滙豐銀行公布製造業PMI降至四個月最低點,顯示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仍在升高。更大的變數是在房市泡沫,近年大陸內需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房地投資,在連續兩年強勢調控下,房市交易急速萎縮,但房價回落有限。日前大陸總理溫家寶在人大會議閉幕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房價遠遠未回到合理水準,房市調控不可能放鬆。所以,大陸房市泡沫加速崩潰已屬必然,差異只是北京對經濟衝擊的掌控能力。如果外部情勢再趨惡化,大陸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仍不能排除。
 
至於看漲的國際油價,雖是威脅全球復甦的重大風險,但問題相對單純。因為全球石油需求並未明顯增加,工業國家需求甚至下降,近期油價看漲主要是伊朗核武問題引發的政治風險及市場投機,在短期因素消失後,國際油價回穩應可預期。
 
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99%的能源又依賴進口,兩岸經貿關係更日益密切,面對當前國際及大陸經濟的快速變化,財經部會尤須上緊發條,謹慎應對。油價、電價調整自應回歸市場機制,但宜掌握長短期變動因素,以漸進溫和的手段處理緩漲及凍漲導致油電價格扭曲的問題。政府更應強化風險掌控及因應的能力,減少各種預期心理造成的市場波動。最重要的是,必須展現改造經濟的魄力與能力,加快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轉型升級,讓台灣經濟在劇烈變動的外在環境下禁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黃金十年的願景也才不會遙不可及。

【2012/03/26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