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長灘上陪小孩玩足球的澳洲籍帥哥!



彼得‧林區─投資大師的投資哲學智慧

如果您問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基金經理人是誰?我想,基金界的從業人員腦海中很少會出現第二個人選,他便是富達管理研究公司的副董事長─彼得‧林區。

彼得‧林區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時代雜誌譽其為『首屈一指的基金經理人』、財星雜誌稱之為『投資界超級巨星』,市場則尊其為『有史以來最傳奇的基金經理人』。由此可見,彼得‧林區在資產管理投資界,地位之崇隆,至今鮮少有人能及。

彼得‧林區於1977年至1990年間管理富達麥哲倫基金十三年。在這段期間,該基金投資績效名列世界第一,年平均報酬率高達30%,基金規模從1800萬美元成長到14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規模最大、成長最快速的股票型基金。

彼得‧林區出身寒微。父親本來是一位數學教授,但在彼得‧林區十歲時因腦癌病逝,母親不得已扛起家計,並身兼父職投入就業市場;父親病逝隔年,也就是林區十一歲時,便開始在高爾夫球場當起桿弟,賺錢貼補家用。當時,從球場上客戶言談之間,林區敏銳的嗅覺已感受到股票市場吸引人之處;直到高中畢業,進入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前,林區一直以桿弟為業;林區雖在其著作中,對學院派諸多理論,於投資市場實務應用中多所批判,但其最終仍完成美國名校華頓商學院的商學碩士課程,詳讀其著作,仍可見其紮實的學理邏輯訓練基礎。

彼得‧林區與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嚴格而言,均係出自同一源頭,即葛拉漢的『價值投資』,但兩者仍存有客觀條件之不同。即彼得‧林區是共同基金管理者,其係扮演公司外部專業投資者角色;而華倫‧巴菲特則是扮演公司經營主導者,或直接參與所投資公司董事會運作之大股東。因此,林區在投資操作上,更偏重對公司成長性之展望,也強調隨時追蹤公司變化、適時調整投資組合內容之重要性。綜觀其投資哲學智慧如下:

投資哲學智慧一:運用自身優勢獨立思考及判斷。
彼得‧林區認為每個投資人都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只要能善用自身優勢,並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投資績效甚至可以凌駕於專業投資經理人之上。事實上,個別投資人並不必像專業投資人建立為數眾多的投資標的組合;反而,應該利用自身對所處環境之深入觀察、或在工作領域之專業素養,轉換成自己的投資優勢,專注於自己熟悉或專業的股票,並深入追蹤、研究、分析,建立自己的投資思考邏輯。

彼得‧林區在其著作中,多次以近期開始在台開設分店的唐金甜甜圈為例,說明在投資人周遭常常隱藏著快速成長的績優公司;他也喜歡舉自己的太太常買的雷格絲 ( L’eggs )絲襪為例,透過觀察周遭消費商品的市場反應,林區發現後來股價大漲數倍的漢斯公司 ( Hanes )。由此可見,投資人縱使不是華爾街專業證券分析師,一樣有機會領先股票市場發現績優、且股價深具潛力之公司。

彼得‧林區也在其著作中,強調投資人一定要學會養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他甚至建議投資人應建立的第一條投資準則便是『不要聽信專家!』。在股票市場中,一般投資人總是因缺乏對投資標的之了解,以致常常被所謂市場專家傳遞之訊息所誤導,或遭有心人利用而不自知。其次,市場媒體及證券經紀商裡的分析師,總是喜歡在股價大漲後的股票做文章,正因為如此,才能引起市場上較多投資人的關注;然而,當一檔股票成為眾人目光焦點後,其股價幾乎都早已遠離相對低點甚遠,甚至,當越多所謂專家將其加入推薦個股名單中,股價離相對高點便越接近,而其投資風險也就越高。

投資哲學智慧二:了解股票類型彈性投資。
彼得‧林區將所投資股票分為六大類類型,包括有:緩慢成長股、穩健成長股、快速成長股、景氣循環股、資產股,以及轉機股等六大類。這其中,林區最喜歡投資快速成長股,但只要對個別公司基本面因素能夠深入了解,在適當時機,其亦喜歡投資不同類型股票;在林區管理麥哲倫基金期間,亦常藉由投資轉機股、資產股,甚至景氣循環股,而在投資績效上屢建奇功。


不同類型股票,其投資思考面向便不盡相同。然無論何種股票類型,其仍存在一些共同應考量之投資思考重點:

1.本益比與盈餘成長率。不只單純考量所投資公司,亦應與同業做精確比較。

2.法人持股越低越好(代表市場仍未注意它)、內部人持續買進自己公司的股票。3.除資產股外,公司能產生穩定盈餘與自由現金流量的股票,用公司財務數字解讀資訊,而不是市場專家所做的文字評論。

4.不必在意經過自己詳細研究分析過的股票,是否得到市場專家認同,成交量熱絡與否也不是重點,最好越少人知道或注意最好。

由此可知,彼得‧林區在投資哲學上,不僅在部份投資邏輯上有所堅持,例如所投資公司無論何種類型,均應在現在或未來有產生盈餘及自由現金的能力;但其亦在投資操作上,透過選擇買進股價低估股票,保有適應不同類型股票之投資彈性。

深入了解彼得‧林區的投資哲學後,您將發現其與華倫巴菲特在投資思考邏輯上,幾無二致,即兩人均將買進便宜股票視為投資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其間差別只在,林區是公司外部專業投資人,因此保持高度投資彈性,而巴菲特往往是站在公司經營者、或進入董事會參與公司經營的大股東角度進行投資,因此,長期持有績優公司便成為巴菲特之重要信念。

投資哲學智慧三:用便宜的價格買進有潛力的公司並耐心持有。
雖然彼得‧林區對投資學術理論之實用價值多所批判,但在這一點上,林區的投資哲學中隱然埋藏著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的影子,亦與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完全契合。

再高的樹也不可能長上天,再好的股票也不可能永遠漲不停。因此,買進股價的高或低,才是決定投資報酬的最重要因素;過高的股價本身就是股票投資者最大的風險所在,縱使是一家營運良好的績優公司,誤買股票在過高價位而慘賠收場的例子,真可謂不勝枚舉。

在台灣股市中,筆者曾聽所謂市場名嘴說過:『如果公司產業的方向是走在對的路上,就不要計較買進股價的高低!』,滿口此種言論之徒,真是缺乏道德且別有居心,投資人一定要明辨市場騙子之詭詐企圖!

決定是否繼續持有所投資之股票,在於公司最新經營數字的變化,及其股價的相對合理性與否,而非買進成本的高低;虛心尊重市場短期波動,並耐心等待市場
波動下,出現之買賣契機;對投資人而言,選股重點不在應該投資幾檔股票,而是您發掘幾檔股價低估的好股票,並且確信在買進後,有足夠的精力持續追蹤它們;短期股價的漲跌並無法完整解釋公司的真實價值變化,其只是反映交易時間內,參與買賣雙方的心理狀態,與公司營運基本面變化,極可能一點關係也沒有。

結論:
綜觀彼得‧林區投資哲學,可用簡短重點清楚點出:

1. 養成細心觀察、獨立思考之投資判斷能力。

2. 學會用數字解讀各種資訊,不受市場半調子專家言論影響。

3. 耐心等待買點出現,以鍥而不捨之精神持續追蹤公司現況,以決定賣出時機。

4. 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投資,越神祕難懂的投資標的越應遠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