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心得分享》

1.獵豹曾是國內最大壽險公司的證券投資分析員,大家總以為集合各路菁英總成的法人單位,績效一定是一流的,結果可能會令人大失所望,若非靠賣低成本老股以提升所謂“驚人績效”,那幾年數字將非常難看!大家一定要牢記,投資市場的資訊可以共用分享,但對資訊之解讀及最後投資決策之形成,一定要由一位專業、冷靜、忍受得起當他採取與眾不同的投資思維時,上司、同僚、甚至媒體對他形成壓力下,仍然可以獨立思考的“怪人”。投資決策主管如果一心只想討好老闆及周圍群眾,那他最終必將以大賠收場!

2.以下摘錄下文精華重點供大家參考:
『華爾街一位投資名家說得好,大家都說集思能夠廣益,但集思廣益在投資上絕對行不通;了解人性的人都知道,委員會絕對不能成事,在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管理和投資決策上,委員會的共識註定都不對。因為即使委員會的成員都聰明絕頂,聚在一起,變成群眾,都會有偏向瘋狂的傾向,因此,一群人的集體智慧一定低於其中個體的總和,委員會裡的人越多,做出明智又乾淨俐落決定的可能性越少。』

3.在投資選股上,我已養成絕不尋求別人認同的習慣,我也絕不相信透過與很多人聊天方式,可以對自己的投資思維有太多幫助,因為,在投資決策上,一定要記得,找“同伴”永遠是多餘的!

《經濟日報~投資風神榜》
投資風神榜》聶夫反骨 拯救溫莎基金
■ 記者 劉道捷

聶夫在克里夫蘭市國民銀行信託投資部門做久了,做煩了,靜極思動,想換工作。幹證券分析師八年多的他想找改行當基金經理人,就跟幾家基金公司接觸,都是名聲響噹噹的基金業大公司,包括德瑞福斯(Dreyfus)、國民投資人(National Investors)、和威靈頓管理公司。
聶夫向前兩家公司毛遂自薦,電話中談得很愉快,但最後並沒有見面。打到威靈頓的電話有了結果,就到威靈頓去面談,跟他面談的人當然是威靈頓的高級主管,但不包括公司未來的接班人柏格。
進威靈頓 遇到柏格
不過他們在辦公室走廊中巧遇,兩人一見如故,奠定了此後數十年的友誼。後來柏格談起這段故事,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喜歡聶夫,倒是聶夫指出,原因是他們兩個當時都留著小平頭。
柏格後來主持威靈頓公司,因為併購另一家公司,引進新血,結果新血發動董事會政變,柏格被外面來的人趕下台,因而創立先鋒集團、創設第一檔指數型基金。柏格被趕下台那天,董事會投票時,只有聶夫跟柏格站在同一陣線,反對把柏格趕下台。聶夫到威靈頓求職時,威靈頓要找的是基金救星,拯救公司陷入存亡危急關頭的溫莎基金(Windsor Fund)。
溫莎基金 績效直落
溫莎基金在1958年創立,創立時叫做威靈頓股票基金(Wellington Equity Fund),前三年投資績效不錯,然後從1961年開始走下坡,1962年的投資績效一塌糊塗,因此公司希望找新人來救亡圖存。
聶夫在自己寫的書裡提到,1964年6月他走馬上任時,溫莎基金一片愁雲慘霧,比他想像的還糟糕,遭人唾棄,乏人問津,跟他最喜歡投資的股票很像;負責管理的團隊已經失去方向感。
1962年是溫莎基金慘不忍睹的一年,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才下跌8.7%,溫莎基金的績效卻下降25%,也就是把投資人的資金賠掉了25%。投資人當然爭相奪門而逃,資產7,500萬美元的溫莎基金,贖回的資金多於流入。
聶夫前任基金經理人只有象徵性的職權,在聶夫到職前已經下台一鞠躬,但是至少沒有基金經理人對溫莎基金有影響,因為溫莎基金是靠集體思考的方式運作,決定投資的大權掌握在投資委員會手中。
華爾街一位投資名家說得好,大家都說集思能夠廣益,但集思廣益在投資上絕對行不通;了解人性的人都知道,委員會絕對不能成事,在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管理和投資決策上,委員會的共識註定都不對。
因為即使委員會的成員都聰明絕頂,聚在一起,變成群眾,都會有偏向瘋狂的傾向,因此,一群人的集體智慧一定低於其中個體的總和,委員會裡的人越多,做出明智又乾淨俐落決定的可能性越少。
威靈頓公司的高級主管還算聰明,瘋狂過後,知道靠集體思考、得到共識的投資方式不好,溫莎要活下去,非得改弦易轍不可;找到聶夫這種天生反骨的人還真是運氣。
【2006/09/2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