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股票市場氣氛轉熱,最近有一些朋友不斷問我,『目前究竟要投資多少比例的股票才適當呢?』

坦白講,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任何資產的配置比例,主要決定於投資風險及預期投資報酬等兩大要素;然而,投資風險及投資報酬卻只有在教科書裡,您才找得到用過去資料透過統計方法來算出風險值及期望報酬率,在實際的投資市場中,過去的資料卻又往往與事後實際發生的有很大落差,這就跟在股市中,用一枝筆、一把尺加一張圖,便以為可以預測行情、打敗市場,來得無稽與可笑。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在實際的市場征戰中,風險值並不是被動式地由市場過去所發生的行情軌跡所決定出來的,而是因人而異;風險值之大小,應是決定於你是處於所有參加賽局中的所有人之中,你的專業程度介於多少人之下或多少人之上,當您的專業夠強了、內心修持及定力足以穿透人心,那麼,您在那個賽局中的風險值便自然降低。

而這裡所謂的專業程度,講白一點,就是你對市場運作及投資標的之了解程度。

至於期望報酬率呢?教科書也認為藉由過去市場價格走勢資料,以統計資料便可算出期望報酬率,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在投資市場中,過去發生的事不見得會重複發生。我認同報酬率與風險值共同構成完整的投資面向,但卻認為它們之間並非同向變動,這與一般人認為高風險可能就可以伴隨高報酬完全不同

事實上,在投資市場中,當您個人對某項投資工具夠深入、專業、用心鑽研,以使自己遠較其他參與者了解市場變動規則,您的風險值便降低了;此時,您的期望報酬率就自然較別人來得高。因此,如果說投資報酬率是完整的一百整數,您個人的期望報酬率便是由一百減掉您個人的風險值,個人風險值越低,您自己的期望報酬率就越高,要越接近滿分的方法,只有降低本身之風險值。

一般財經教科書:

 由過去資料統計。風險值越高、期望報酬率越高;風險值越低、期望報酬率越低。

市場實際情況:

 完整的投資報酬率(固定數) = 個人對投資工具之風險值 + 期望報酬率

 →期望報酬率 = 完整的投資報酬率(固定數) - 個人對投資工具之風險值


在投資市場中,真正的投資風險來自本身對投資資產的不夠了解與專業,而非資產之種類;因此,無論是股票、債券,甚至是期貨、選擇權等高財務槓桿領域,對專業的人而言,教科書上的高風險投資,反而是低風險值領域,而其期望報酬率也可以達到最高。同樣地,你如果是不動產或黃金、外匯的行家,這些投資標的之風險值對你而言,就是低風險值投資標的。換言之,投資人對自己不明瞭的標的物,其投資風險值就自然提高,期望報酬率也將跟著下降。

最後,我們便可以得到一個清晰而完整的輪廓,投資風險之大小,其實是決定於自己的專業程度,而不是市場,決定了您自己的風險值,當然,也決定了您將有多少投資報酬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