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Justin原創並分享,特此致謝!)

《獵豹短評》
1.受雇者只有薪資高低差別,並無太多身份上的差異,跟在身上的抬頭充其量只是資本家賦予的標記,並不會改變以時間換金錢的本質。

2.有的勞工是計時工,有的是所謂責任制,後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人性的尊重,但當過時工作為常態後,責任制其時只是資本家降低薪資的一種管理手段而已,受僱者本質上並無任何差別。

3.勞工階級要脫離受錮的世襲宿命,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不斷教育自己,提升財務能量,累積爭脫循環的能量與知識。第二,用心教育下一代,並把他們擺在國際上同等競爭條件的舞台上,讓自己的下一代不用輸在起跑點上太多。
無法認清這一點者,只是高級勞工與低階受薪者之差別而已!

《市場相關新聞》
勞退金孳息 不夠吃一客下午茶

【經濟日報/白富美】 2006.11.13 02:22 am


偷得浮生半日閒,來杯咖啡,或好友相聚喝下午茶,惟你知道嗎?勞退新制上路以來,全國勞工提撥的新台幣1,000多億元,第一年孳生的利息,能到「星巴克」買三杯焦糖瑪琪朵,還吃不起一客西華飯店Toscano王牌點心———熱巧克力鬆糕……


台灣勞工提撥退休金孳息,吃不起五星級飯店精緻的下午茶,更值得憂慮的是,參與個人提撥退休金的41萬勞工,最近人數下滑到僅有32萬人,環顧經濟暨合作發展(OECD)國家個人提撥退休金已蔚為趨勢,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台灣社會面臨「老年化」和「少子化」,官方退休金準備不足,民眾想要過有品質的退休老年生活,攢老年本一定要靠自己。

全國薪資成長遲滯,勞委會的統計指出,去年7月實施勞退新制以來,有410萬勞工選擇新制,企業和勞工共同提撥的退休金到8月底達新台幣1,002億元。這些資金受限於勞退基金監理委員會組織條例尚未完成三讀立法,錢只能擺著做定存。台灣金融市場卻錢滿為患,銀行資金氾濫,不僅勸退、婉拒個人大額存款,還以價制量,大額新台幣定存利率頂多僅有1.57%,410萬人的提撥退休金,一年下來約390元利息。

依退休金新制,這些勞工提撥辛苦錢,有政府最低收益保障─銀行平均2年期定存利率的保障,約在2-2.2%,大額存款利率和法定保障差額,約0.4到0.6個百分點,德盛安聯投顧總經理許慶雲分析說:「差額政府將會補貼。」

勞工一年提撥的退休金,孳生利息只有區區數百元,雖然政府會挑腰胞補貼、讓退休金收益拉高到2%,但政府的錢來自全民稅收,最後就是全民買單。

「老有所終」是各國政府退休金政策的目標,各國普遍面臨財務問題,退休養老的財政大事,不能單靠政府,國際趨勢是將退休金準備由政府逐漸移轉給企業、個人,退休準備有賴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大支柱,擎起退休美廈的殿堂。

台灣全國勞動人口有1,015萬,擁有退休保障者約410萬人,許慶雲指出,去年退休金新制上路,是台灣退休制度的一大躍進,新制一上路時,還有41萬人參與個人提撥,遺憾的是個人提撥迄今流失九萬人,只剩32萬人。

反觀OECD國家,最新研究顯示,OECD會員國退休金近年來受惠於全球股市回春,資產規模快速成長,去年總規模逼近18兆美元,2001年網路科技泡沬化時只有13兆美元,這四年間OECD會員國退休金每年以8.7%成長。值得注意的,OECD國家退休金改革,「確定給付制(DB)」重要性下滑,採行「確定提撥制(DC)」國家愈來愈多,個人不但積極參與相對提撥,對退休金掌控愈來愈大,理財教育也愈來愈重要。

美國是退休「確定提撥制」的發源地,OECD統計指出,去年美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儲存退休金準備,相當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60%,其中93.8%來自企業和個人提撥的退休金。退休金準備達相等於國家GDP的還有愛爾蘭、挪威、丹麥和日本。準備低於國家GDP的四成,有紐西蘭、葡萄牙和韓國。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和安聯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特別針對新興亞洲國家做了一個退休改革壓力量表,2004年的研究顯示,從人口老化、財政和退休制度來看,台灣與南韓改革壓力都在伯仲之間,台灣略高於韓國。

勞委會意識到退休金投資效益重要性,勞委會指出,新制上路一年累積退休提存就有1,000多億元,十年有上兆元基金,基金管理和運作良否,不僅涉及百萬勞工退休金權益和退休安養生活,對經濟成長影響深遠。

解決勞退新制的困境,勞委會和有關單位積極推動勞退監委會組織法立法,基金業者也呼籲,勞退新制回歸原本確定提撥制的精神,開放參與者進行投資選擇,特別是仿效香港或新加坡的作法,利用共同基金當成參與者選擇的工具,讓投資者根據個人對風險的偏好、承受度與退休年齡等因素,為個人退休帳戶進行投資的選擇。

許慶雲表示,不論是勞退新制或舊制,光靠強制性的退休制度,是不可能達成富足退休的目標的,個人退休準備的安排益形重要。

【2006/11/1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