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重點及短評:
「經濟部日昨發布2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達27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6%;雖然金額及增幅都比不上1月,但在放了九天春節長假的2月淡月裡還能維持成長之勢,難能可貴;並因外銷訂單是關鍵的出口領先指標,2月訂單報喜,3、4月出口表現有底,給外銷導向類股打了強心針。

每年的農曆新年不一定在同一月份,因此一般觀察年初景氣動向,都是1、2月合起來看。以今年前二月訂單表現,比去年同期大增53%,出口成長已是必然;再以平均月金額289億美元而言,也超越了民國97年金融海嘯的268億水準,但仍略低於96年景氣鼎盛時期的293億元,顯示全球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復甦中須防波動。」

此項數據看起來表現不差,但若觀察外銷接單金額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單月外銷接單已連續2個月下滑。這是否為短期因素造成仍無法完全確定,因此3月外銷接單的追蹤將十分關鍵。


《相關新聞報導》

外銷訂單的美麗與哀愁
 

經濟部日昨發布2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達27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6%;雖然金額及增幅都比不上1月,但在放了九天春節長假的2月淡月裡還能維持成長之勢,難能可貴;並因外銷訂單是關鍵的出口領先指標,2月訂單報喜,3、4月出口表現有底,給外銷導向類股打了強心針。

每年的農曆新年不一定在同一月份,因此一般觀察年初景氣動向,都是1、2月合起來看。以今年前二月訂單表現,比去年同期大增53%,出口成長已是必然;再以平均月金額289億美元而言,也超越了民國97年金融海嘯的268億水準,但仍略低於96年景氣鼎盛時期的293億元,顯示全球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復甦中須防波動。

從地區別的接單中,台灣產業明顯受惠於日圓升值效應,今年前二月來自日本的訂單大增近一倍,是訂單增加最多的市場,主要是電機產品;其次是大陸(含香港),精密儀器等產品的訂單激增123%,是成長最快的產品;另一快速成長的市場是東協六國,主要訂單項目是資訊與通信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等,為機電、面板、筆電類股提供了支撐。這些統計也說明,台灣外銷市場板塊由歐美往亞太的位移正在加速,既是全球貿易區域化的結果,也提醒台灣強化與此區域連結的重要性。

值得關注的是,外銷訂單與實際出口間的關聯性正在下降,其主因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海外出口」的貿易形態使然,並隨著經濟全球化而愈演愈烈、益趨複雜。根據統計,在民國90年之前,出口金額占外銷訂單的比率大致都在九成以上;91年後,這項比率直線下降,去年降到63%,表示台灣每接到的100美元訂單,大約只有6成從台灣出口,很多都是從海外生產地直送給買主了;這讓外銷訂單對出口的領先指標意義打了折扣,也意謂訂單的增加不等於就業的增加。然而,在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交貨效率要求愈來愈高下,這已是難以逆轉之勢;政府該做的是,別讓接單的人也跟著走了。

 


【2010/03/21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