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未來一季的數據追蹤觀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尚無直接的明顯證據,可以明確指出經濟要再出現明顯回挫!



《以下資料引自經濟日報社論》

進出口半年報發出警訊

財政部6月貿易統計顯示,出口連八月高速成長,加以國際貨幣基金(IMF)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更調高至7.7%,使經濟部長施顏祥喊出「坐六望七上看八」的目標。從去年上半年台灣出口與經濟成長率,在全球金融海嘯中大幅衰退,而能在一年後就反彈回升,確實值得慶幸。但近來國內外經濟雜音增多,進一步剖析金融海嘯前後的台灣進出口表現,更可發現結構性的成長路障未除,貿易續航力將面臨嚴苛的挑戰。

就出口而言,上半年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增49%,主要是去年上半年出口大減、基期偏低下的結果。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出口總額1,320億美元,尚未恢復到金融海嘯爆發當年、2008年上半年出口1,345億美元的水準。易言之,近兩年來出口平均還是衰退的。

在主要出口地區中,唯一超過海嘯前水準的是中國大陸,主因大陸官方以人民幣4兆元擴大內需,並力推家用電器與汽車下鄉政策,帶動台灣相關產品對大陸出口激增。相對的,台灣對工業國家的出口均未超越海嘯;尤其是對歐出口,竟呈現兩位數衰退,顯示歐債危機衍生的緊縮效應,已衝擊到台灣對歐出口,並以歐元對美元走貶、新台幣對美元升值,以致半年來新台幣對歐元大升17%的影響最大。至於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的東協六國,上半年對其出口年增率達56%,但出口額也未及海嘯前,顯示今年元旦生效的東協10+1(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出口已出現影響。另以逐月走勢而言,近一年來的出口高峰出現在5月的255億美元,6月銳減11%至227億美元,與金融海嘯前兩年的6月大於5月走勢相違;尤其是對大陸、東協六國及歐洲的出口都呈兩位數下降,顯現全球復甦走緩的影響,出口高速成長動能浮現難以為繼的隱憂。

再看進口,上半年進口年增率達65%,但進口額1,199億美元也低於海嘯前同期的1,265億美元;唯一可喜的是,資本設備不只增速高達78%,金額也已飛越海嘯,顯示企業投資恢復活躍。但須警惕的是,海嘯爆發年的上半年固定投資率是過去五年最低,亦即今年上半年固定投資率雖從谷底上升,但僅回到較低的水準,尚未展現經濟承平時期應有的活絡。農工原料進口額也未收復海嘯帶來的缺口,主因是海嘯前國際油價迭創新高,但仍顯示廠商對未來景氣保守,以致不敢大量進口。

如此看來,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半年報實難謂亮麗,甚且存在不少隱憂;至於IMF上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應是著眼於兩岸已簽署經濟協議(ECFA),使台灣投資環境有了改善,進而提升國內外投資意願。但就上半年已實現的固定投資狀況而言,表現僅算差強人意,下半年的投資擴張能見度卻不高,尤其國光石化及六輕五期等重大投資案都面臨環評瓶頸;至於ECFA早期收穫清單的降稅貿易效果,尚要等待ECFA生效,已確定無法挹注今年出口;更何況IMF在預測的同時亦預警,下半年因歐元區景氣復甦仍不穩定,全球經濟成長率存在下修的風險,以出口拉動經濟成長的台灣恐受波及;再進一步言,IMF也不太看好台灣明年的經濟表現,預估經濟成長率將降至4.3%,再度淪為四小龍之末。

準此以觀,台灣經濟與國際景氣高度連動的問題未曾稍緩,經濟升級、轉型以調整成長結構,仍是走向經濟自主的不二法門;但我們總是陷入短期的救急,疏忽長期的治本,以致知行不一,問題始終未解。因此,政府勿以上半年進出口表現而自滿,若不治本,這樣的景況很快就會消失。

【2010/07/1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