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玉山山塊,左起為玉山南峰、主峰(中間尖峰)、主峰東峰、北峰。

常年在山林行走,接觸過不少愛山的旅者,發覺許多登山者其實對台灣山岳的概念很模糊,更遑論在此財經網站的讀者,為使網友能看得懂我未來的寫作,我決定先介紹一下台灣的山岳。

如眾所皆知,由於菲律賓海板塊,不斷的擠壓歐亞大陸板塊,台灣島遂得以誕生並成長,是典型的板塊碰撞下產生之島嶼。板塊運動迄今仍在持續進行,不斷的抬升與侵蝕造成今日台灣的五大山脈。從板塊運動眼光來看,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是屬於大陸板塊,海岸山脈則隸屬菲律賓海板塊的一部份,而花東縱谷即為二板塊縫合線之所在。

在地形學的劃分上,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同屬中央粘板岩山地,此山地又以匹亞南構造線劃分為東西兩部份,這條構造線北起蘭陽溪,越過匹亞南鞍部,沿北港溪、武界、卓社附近的萬大溪峽谷、郡大溪,經八通關至荖濃溪、高屏溪出海口。構造線東半部為中央山脈,西半部又以濁水溪分界,北為雪山山脈,以南屬玉山山脈。故白姑山塊雖與中央山脈合歡山系相連,仍屬雪山山脈,不因大甲溪之切割而屬中央山脈。而郡大山列亦因位構造線之西而屬玉山山脈。

有了以上的分法之後,從地圖上就可發現,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在思源啞口相接,與玉山山脈在八通關相連;至於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的連接點為塔塔加鞍部,中央山脈分別在池上與富源(原屬花蓮溪流域,後經秀姑巒溪向源侵蝕,富源以南的水流入秀姑巒溪,花蓮溪成斷頭河,富源成為新分水嶺。)連接海岸山脈。

圖說:八通關草原

台灣的高山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者,參考邢天正所編的台灣高山明細表有231座,對照王雲卿的台灣山岳一覽表也有219座。其中最出名的為五岳三尖,這個稱號在日治時期就已存在;五岳係仿大陸的五嶽,以玉山為中嶽,雪山為西嶽,東嶽秀姑巒山、北嶽南湖大山、南嶽北大武山。其中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分別為各山脈最高峰,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則分別為中央山脈北段與南端最高峰。三尖則取山勢特別尖銳的山頭,分別為雪山山脈的大霸尖山,中央山脈北一段的中央尖山與南二段的達芬尖山。

圖說:從馬博拉斯山屋南眺秀姑巒山(右方平緩山頭)

除五岳三尖外,台灣登山界四大天王之一,同時也是完成百岳第一人的邢天正先生。根據他縱橫名山大川多年,足跡踏遍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兩百多座的經驗(其中光復後由他首登的山頭就有一百多座),提出十峻、九障、十崇、八十四峰供登山者追尋。除八十四峰未成風潮外,其他根據邢老的説法分述如下:

十峻:特選山勢高大而險峻者十座,以峻名之。 雪山山脈:品田山、大劍山。
玉山山脈:玉山東峰、玉山南峰。
中央山脈:無明山、奇萊北峰、能高南峰、馬博拉斯山、新康山、關山。

托瑪斯駐在所看新康山

九嶂:選山峰狹長,橫列如屏障,或連峰密接,駢立如屏障者九座,以嶂名之。
雪山山脈:東霸尖山、劍山、穆特勒布山(未列百岳)。
中央山脈:鋸山(未列百岳)、屏風山、丹大山、阿屘那來山(未列百岳)、無雙山、布拉克桑山。

十崇:選山勢高大,山頂寬闊,坡度和緩者十座,以崇名之。
雪山山脈:大雪山。
中央山脈:南湖北山、合歡北峰、太魯閣大山、奇萊南峰、東郡大山、內嶺爾山、馬西山、三叉山、卑南主山。

登山界還有一個公認追求的目標,就是由百岳俱樂部創始人林文安先生所選定的百岳。林先生是台灣第二位完成百岳者,民國64年5月20日逝於中雪山,與邢先生兩人同為台灣登山界之奇才,4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許多人都以為百岳的標準是3000公尺以上,這個標準其實是錯的,百岳之選定以標高一萬英尺以上,在地圖上註有山名,且有三角點者為優先選錄標準。其實當年林文安所選百岳中並無六順山,而是民國60年南北大會師後邢老向林文安建議納入,才擠掉北二段支稜上的人待山。

其實在百岳中還是有5座山頭未達10000英呎(=3048公尺)的標準,這可能是林文安先生把日治時期台灣地圖上所註記的日呎當成英呎了。10000日呎約等於3033公尺,剛好是百岳老ㄠ羊頭山的高度。至於連3000公尺都不到的鹿山(位於玉山山脈,攀登須從玉山南峰下降1000公尺方能到達。),其實林文安原本意屬雲峰西側的玉穗山,只因林先生使用的日治時期台灣地圖上把玉穗山與鹿山的高度放反了,所以陰錯陽差便由鹿山入選百岳。百岳的名單太長了,請自行連結下列網址:
http://www.mountaineering.org.tw/about_mount/about_mount_3_page.asp?class_no1=803&file=D91004024171.htm

至於中央山脈分段的說法是起源於民國六十年,中華山岳舉辦了台灣登山史上首度的中央山脈南北大會師,當時的主隊是分為兩隊,取其諧音稱之為藍(南)隊、白(北)隊;由林文安規畫,白隊由邢天正領軍,藍隊由蔡景璋(四大天王之一)帶隊,而會師於七彩湖.並採分段補給方式,將中央山脈分為六段(白一、白二.....藍二、藍一),這就是現今北一段、南三段等名稱的來源.不過當時的分段方式與現在有點不同:
白一段:南湖北山-中橫大禹嶺
白二段:合歡-奇來-天池保線所(能高越嶺路)
白三段:能高越嶺路-安東軍山-七彩湖
藍三段:七彩湖-丹大-秀姑巒山
藍二段:秀姑坪-大水窟-向陽-關山嶺-南橫
藍一段:南橫-關山北峰-小關山-卑南主山

現在的分法大概是:
北一段:南湖北山-中央尖山(以死亡稜線為界)
北二段:無明山-畢祿山(中橫為界)
北三段:奇萊北峰-能高-安東軍山-七彩湖(七彩湖為界)
南三段:七彩湖-丹大-秀姑巒山(秀姑坪為界)
南二段:大水窟-向陽(南橫為界)
南一段:關山-卑南主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