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子佛甲草
{###_poin8888/7/1321046655.jpg_###}

植物利用由根部吸收的水份與氣孔進入的CO2,進行光合作用產生醣類與氧氣,是讀過生物學的人都記得的事,可是可能大多數的人都忘了光合作用有C3、C4與CAM三種模式。其中的C3、C4植物都是再白天打開氣孔讓CO2進入葉片中,所謂的C3植物是因固定二氧化碳過程第一個穩定的中間產物為三碳的化合物而得名,C4植物則是先產生四碳化合物。

植物為了吸收CO2而打開氣孔,同時也散失水份,在高溫、乾旱的環境尤其嚴重,因此許多在熱帶起源,在高溫、乾旱環境中生長的多肉植物,就演化成綠色組織上的氣孔在夜間開放,吸收並固定CO2,白天則氣孔關閉,不吸收CO2,但卻利用夜間固定的CO2還原為糖;這種避開輻射和蒸騰勢很高的白天,而在涼爽的夜晚開放氣孔來吸收光合作用所需之CO2的特性,使它的蒸散比遠低於其他類型的植物。這種代謝方式首先在景天科植物中被發現,所以稱為景天酸代謝植物,簡稱CAM植物。

紅子佛甲草為為台灣特有的一年生小草本,分布於高海拔山區,隸屬於景天科佛甲草屬。該屬植物的葉全緣,花瓣數5,離生如星狀,黃色或偏白,心皮無柄,基部多少合生,在台灣有10幾種,除少數物種植株具腺毛容易分別外,鑑定上不是很容易,葉形、葉長、葉的生長模式、植株平伏或直立、萼片都是需考慮的特徵。紅子佛甲草的葉匙形,葉腋不具珠芽,莖粗壯光滑直立,蓇葖果熟時平展,萼片大小不等但彼此形狀相近,與星果佛甲草有點像。但紅子佛甲草的葉多為對生,萼片長3- 4mm而肥厚;星果佛甲草的葉多為互生,萼片長可至5- 6mm而平。

紅子佛甲草小檔案
科名:景天科Crassulaceae
屬名:佛甲草屬Sedum
學名:Sedum erythrospermum Hayata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莖粗壯直立,節間短於2公分。葉匙形,肉質,全緣,多為對生,偶有近輪生及互生,長7 - 12 mm,寬3-6 mm,葉尖銳狀,葉基楔形。花黃色,聚繖花序;萼片不等長,花瓣5,離生,雄蕊 5。蓇葖果5,果實斜上,熟時平展,種子紅色。
分布:特有種。全島高海拔山區。
{###_poin8888/7/1321046657.jpg_###}

{###_poin8888/7/1321046656.jpg_###}

參考資料:
Flora of Taiwan vol. 3
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三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