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及短評: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四月CPI年增率為百分之2.8,超過一般預期的百分之2.7,是前年十月以來僅見,其中食品和房價是推升的主力。PPI也不惶多讓,四月年增率為百分之六點八,同樣超過市場預期的百分之六點五,創下19個月以來最高成長紀錄,預期未來幾個月的CPI會繼續上漲。」

中國目前官方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走高至2.8%,表示中國實質利率已成為負數,若官方利率維持不動,則通膨壓力將持續走高。在此情況下,中國人行升息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而升息又將引起人民幣與美元之利差擴大問題,並導至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擴大。釜底抽薪之道,中國極可能以利率及匯率雙升動作來穩定其國內物價情勢,這對其國內不動產投資成本相形不利,但卻可提升中國內需及進口消費能力。



《相關新聞報導》
4月物價指數再攀高 大陸升息陷兩難
 

大陸四月物價年增率上漲2.8%,來到一年半的新高,食品價格大漲是最主要原因,通膨怪獸隱隱乍現。北京一名婦人經過大型的海報前,畫面上各類食品價格飆漲看了心驚。
(新華社)
大陸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雙雙創下一年半以來新高,凸顯中共官方迫切需要控制物價上漲局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大聲疾呼,通膨正形成,(央行)升息越早越好。

不僅如此,大陸四月房價出現歷來最快成長幅度,進一步加劇整體通膨壓力;四月人民幣新增貸款也出現反彈,較三月增加了二千億元人民幣,意味市場上流動性有再升溫之勢。

彭博資訊及路透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四月CPI年增率為百分之2.8,超過一般預期的百分之2.7,是前年十月以來僅見,其中食品和房價是推升的主力。PPI也不惶多讓,四月年增率為百分之六點八,同樣超過市場預期的百分之六點五,創下19個月以來最高成長紀錄,預期未來幾個月的CPI會繼續上漲。

 

聯合報/提供

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說:「通膨抬頭是個嚴重問題,但更重要的是CPI走向,而不只是這百分之2.8的數字。這可能不會導致立即升息,但央行對實質負利率的情況愈來愈緊張。」大陸目前的實質利率約為百分之2.2左右,扣除物價,已處於負利率時代。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目前進退兩難,因為調高基準利率是對付通膨的最有效作法,但若大陸比美國更早升息,無疑將吸引更多境外熱錢向大陸叩關,這點中南海極不樂見。

陶冬說:「如果金融市場在未來幾周穩定下來,預期中國未來幾個月內開始讓人民幣浮動。」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昨天坦言,近期物價將面臨幾大挑戰,包括總體需求回升、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足;國外進口大宗生產原料價格上漲、世界能源價格大漲,增加了生產成本的壓力。而去年第二季處於物價的低點,將導致今年第二季因比較基期低,物價出現上漲之勢。

但他強調,統計局認為,若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同期表現相比,特別是考量到經濟復甦自然帶動需求回暖,大陸物價上漲程度還算溫和。


【2010/05/12 聯合報】


李稻葵:打通膨 正是時候
 

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認為,既然歐元區聯手拯救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現在是中共官方可以專心處理大陸通貨膨脹及資產價格問題的大好時機。

 

經濟日報/提供

李稻葵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說:「世界經濟的雙底風險(兩次衰退)可能降至最低。中國的增長率在今年不是問題,主要政策焦點應放在預防資產價格與流動性的過度增加。」

現職為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的李稻葵表示,歐洲的方式將能讓中國領導人「更關注於抑制國內經濟的風險,而非過於擔心全球風險」。

李稻葵提到,中國大陸應該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並且控制通貨膨脹預期,但他並未提到任何具體措施。

中共官方今年已經三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發行大批定期票據以吸收市場游資,希望將新增信貸規模,從去年創歷史紀錄的人民幣9.59兆元(約新台幣44.4兆元)縮減22%。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同為人行新任貨幣政策委員的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任夏斌認為,人行在最新政策報告中對人民幣匯制的說法,顯示官方將要開始行動。

夏斌說:「這個變化說明人民幣匯率要動了,匯率形成機制也重新回歸匯改確定的『一籃子貨幣』原則,這個變化來了。」


【2010/05/12 經濟日報】


歐盟救市 滋養亞洲通膨怪獸

歐盟提出的1兆美元救市方案僅演出一日慶祝行情,歐股11日普遍回跌。分析師並警告,拯救歐債危機的銀彈恐怕使亞洲經濟更熱過頭。
(路透)
歐盟大手筆推出近1兆美元的緊急救市計畫,雖然一時穩定人心,但可能導致更多熱錢湧入亞洲,使經濟過熱情況雪上加霜;萬一計畫失效,高度仰賴歐洲市場的亞洲國家也將遭池魚之殃。

 

 

華爾街日報報導,早在希臘危機加劇之前,中國等亞洲國家就說,高度的經濟成長及大量的資本流入,使本國的房地產及其他資產價格高得危險。

雖然亞洲市場歡迎歐盟推出7,500億歐元(9,550億美元)的穩定方案,但經濟學家及分析師警告,該計畫最終可能為亞洲市場引進更多資本。

歐美的寬鬆貨幣政策已推升亞洲資產價格,特別是新興市場債券及房地產。歐盟的救市計畫顯示,借貸成本目前仍將維持低點。美國聯準會與全球主要央行重啟換匯機制,將使全球資金市場更易取得美元。

豐亞太控股公司經濟學家紐曼說:「解決希臘危機勢將加重亞洲問題。」

儘管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最新數據卻顯示,亞洲經濟仍強勁成長,通膨威脅揮之不去。例如,中國4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激增30.5%,市場預估同期間消費者物價年增2.7%。


而紓困計畫可能變成資本流入亞洲的管道,因為在亞洲的歐洲大銀行會利用注資以擴大獲利豐厚的亞洲業務。

資本流入通常會造成貨幣升值,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下降。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說:「亞洲苦於投資人太多而非太少,強勁的全球資本流入加深通膨壓力,並助長資產價格泡沫,挑戰亞洲各國央行的能耐。」

若救市計畫未成功阻止金融市場惡化,歐洲各國被迫大幅緊縮財政,將重創經濟成長,對亞洲產品的需求也會下降。

歐元區問題還可能衝擊亞洲的銀行借貸。國際清算銀行(BIS)說,歐洲銀行業跨國放款給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約1.1兆美元,高於美國銀行(3,560億美元)與日本銀行(2,230億美元)加起來的金額。


【2010/05/1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