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指出,台泥集團今年在大陸可達年產5,000 萬公噸規模,站穩大陸市場前三大。記者蘇健忠/攝影
記者蘇健忠/攝影 |
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辜成允表示,台泥集團自2006年起水泥本業及轉投資業外事業持續擴張,2010年營業額已突破1,000億元,稅前盈餘有機會超越2007年的12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辜成允表示,台泥集團今年在大陸可達年產5,000 萬公噸規模,並展開下一階段五年擴張計畫,站穩大陸市場前三大;在本業之外,台泥也看好新能源的市場開發,希望能在台灣興建一座大型太陽能電廠。以下是辜成允專訪摘要。
問:對今年國內水泥景氣看法?
答:國內水泥去年銷售量雖有雙位數成長,整體市場仍供過於求,受到國際景氣不佳、中國水泥傾銷來台影響,水泥價格低迷。隨著房地產銷售成長,新建設加碼,加上五都大選後公共建設投入,預期水泥業市場會比去年更穩定成長,現在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進口水泥對市場衝擊是否比去年改善。針對進口低價水泥,我們提出傾銷控訴,政府已經開始調查,這些因素都有利於今年國內水泥市場表現。
大陸水泥去年外銷台灣,占全台水泥總需求量兩成,原因是大陸水泥生產過剩、低價銷台,但最近中國的水泥價格飆漲,長三角地區近二、三個月漲了八成,這將降低大陸水泥來台意願。
問:新年度國內水泥產業成長率、價格是否會回升?
答:今年國內水泥需求量仍維持保守性成長,估計成長幅度約9%至10%,市場仍面臨供過於求的情形,目前水泥每公噸價格約1,900元、處於低點,今年若能上漲到2,200元比較合理,各家水泥業者也才可以獲利,但獲利並不高。
問:政府呼籲水泥業外銷比重能降低到總銷量的三成,你們的做法?
答:國內水泥需求量,全盛時期每年曾達2,700萬公噸,去年只有1,100萬公噸,台灣經濟曾有一段時間比較低迷,但是業者的生產設備仍需運轉,五成水泥產量必須外銷,並不很正常。
經濟部希望外銷水泥比重能降到30%,我們與政府討論後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定及五都選舉結束後,應有助於提升水泥需求量。
挺進大陸 併購擴產齊步走
問:台泥在中國的發展策略與願景?
答:台泥集團今年策略重點,包括擴大直接銷售比重,同時積極擴充產能與市場,強化自身競爭力。
台泥集團目前在大陸水泥年產能約4,300萬公噸,今年仍有三座生產線動工中,年底前總產能會突破5,000 萬公噸,但隨著大陸其他水泥集團也在擴張,像是海螺集團及南方水泥集團今年年產預估都會超過1億公噸,台泥努力成為大陸前三大水泥集團,是持續要達成的目標。
就長遠來看,台泥除了要爭取在區域市場上的發言權,還要達到成為中國前三大水泥集團的目標,包括自有產能擴充、或是購併同業,我們都會去努力,因為在中國這個龐大、且成長快速的市場,擁有一定的規模有其必要性。
問:台泥併購昌興集團水泥事業的效益何在?
答:任何一件併購案完成後,最起碼目標是要做到一加一等於二,這一點我們應已做到。台泥集團去年正式將昌興集團的十座水泥廠併購後,仍然讓這些經營績效不錯的「新台泥」夥伴們可完成獨立營運,台泥反而要向夥伴學習,並繼續落實本土化策略。
台灣的水泥市場很穩定,客戶也很固定,反觀大陸水泥市場不斷在擴張,價格變化劇烈,銷售挑戰也較大。
業外規劃 要蓋太陽能電廠
問:除了水泥之外,台泥集團是否會發展新產業?
答:我們未來希望進軍新能源產業,目標是蓋太陽能發電廠。由於水泥產業本身用煤數量大,也是二氧化碳排放較多的產業,希望利用傳產的獲利、轉投資新能源,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但目前仍在規劃階段,必須要等到政府的能源策略出來,我們才能確定接下來要不要做、如何做。
問:台泥去年的營運表現及今年展望?
答:台泥去年第四季表現會相當好,成長動能來自於大陸水泥市場、轉投資信昌化工及和平電廠,其中又以大陸水泥市場貢獻最大。
台泥集團2010年營收1,000億元以上,年增率21.31%,事實上從2006年起每年集團營收都以兩位數成長,累計成長幅度已有1.6倍,這五年當中,原本以2007年稅前盈餘129 億元表現最好,現在看來2010年稅前盈餘表現可望創下五年新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