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次研討會第一個講題的前半段,主講者在探討不同品牌下的精油成分比較。

  理論上,理想的狀況下不同品牌的每種精油成分應該是要差不多的,可是這次他舉了黑胡椒和迷迭香做例子,整個嚇到我了。

  我在學芳療時的講義,有一份相當詳細的精油成分列表,裡面明列某種精油含有某種成分含量大約幾%到幾%,這份講義裡指出,黑胡椒這支精油應該是屬於倍半萜烯類,整體比例應有85%~90%,裡面含量最高的成分應該是beta-caryophyllene,含量應該是20%~30%,但是精油圖鑑的資料是把黑胡椒歸在單萜烯類,單萜烯含量50%,倍半萜烯的含量只有45%,裡面beta-caryophyllene的含量只有20%~30%,可是主講者所做出來的結果,黑胡椒卻是屬於酚類,裡面的Eugenol最高,含量約60%,而且用不同品牌的黑胡椒精油比較,Eugenol的含量卻在2x%~6x%的範圍內變動。

表一:黑胡椒精油成分比較

精油圖鑑

講義

講者分析結果

主要化學分類

單萜烯

倍半萜烯

含量(%)

50

85~90

第二化學分類

倍半萜烯

單萜烯

含量(%)

45

4

主要結構

beta-caryophyllene

beta-caryophyllene

Eugenol

含量(%)

20~30

20~30

2x~6x

  另外一個精油是迷迭香,他拿到的迷迭香都是桉油醇迷迭香,根據我的講義資料,桉油醇迷迭香為氧化物類,含量40%~50%,第二大類為單萜烯類,含量為20%~25%,第三大類為單萜酮類,含量約7%~10%,精油大全的資料則大致吻合講義上的資料,他檢測出來的成分都是1,8-cineol沒問題,1,8-cineol的含量也都在4x%~5x%的合理範圍內變動,但是第二高的成分卻不是單萜烯類,而是相當分散的,在它所提供的六個不同品牌精油分析資料內只有一個精油符合此結果,其他第二高的成分則是很散亂的分布在其他結構中。

表二:桉油醇迷迭香成分比較

精油圖鑑

講義

講者分析結果

主要化學分類

氧化物

氧化物

氧化物

含量(%)

40~50

40~50

第二化學分類

單萜烯

單萜烯

主要不是單萜烯

含量(%)

20~25

20~25

第三化學分類

單萜酮

單萜酮

含量(%)

10

7~10

主要結構

1,8-cineol

1,8-cineol

1,8-cineol

含量(%)

無資料

45

4x~5x

  驚訝嗎?我們這些學芳療考證照的,無一不是被要求背誦「某某精油是某某化學分類,裡面有某某結構可以產生某某效果,所以我們可以用某某精油治療某某問題」,但是在精油的成分差異這麼大的情況下,又怎麼可以確定不同來源的精油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還有,在資料本身是錯誤的情況下,背誦這些內容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我還在上課時就有想到這個問題,但是卻沒料到情況這麼嚴重,原本我預期各成分變動只有在10%的差距內浮動而已,卻沒有想到情況嚴重到連主要化學分類這種這麼重要的資訊,各家資料和實際檢測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如果連這種東西都錯都不可信,那要從哪裡可以判斷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精油?難道就只能靠經驗法則了嗎?

  我想,這正是芳香療法發展的最大阻礙,雖然它和中醫同屬草藥醫學的範圍,但卻因為發展時間不夠長久,沒有和中醫一樣形成自己一套的使用方式理論和「驗方」,幾乎所有人使用精油的方式,都是非常隨性的想用什麼就用什麼,學習方式也只能從試誤法嘗試,每個人解釋精油和使用方式都不同,卻沒有一套大家真正可以遵循、可以套用在每個狀況上去判斷如何使用,而且真的有效的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缺陷,使芳香療法沒有辦法真正成為一種「療法」,而只能算是一種芳香「藥物」。

  最後我想指出兩大重點,第一,你確定你手上有關精油的資料是可靠的嗎?如果不可靠的話那該怎麼辦?你該怎麼使用精油?第二,也請各位學習芳療者想想,如果你失去了化學分類和化學結構這類可靠、可依循的資料和判斷方法,你還剩下什麼?會用什麼方式使用精油?就只能靠心理或靈學這種形而上的方式使用,而沒有可讓所有人認同的使用依據了嗎?

  這兩個問題,真的要請大家好好想想。


真異典藏 一個屬於芳香療法、手工皂與化妝品DIY的研究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