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陸製造業景氣回溫,非製造業也跟上腳步。大陸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3)日公布2011年12月大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PMI)達到56.0%,比11月上升6.3個百分點,顯示非製造業經濟景氣有回暖趨勢。
12月大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中,除了積壓訂單指數下滑以外,其他指數都呈現回升趨勢,且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回升到50%以上,代表非製造業擺脫11月的頹勢,重回成長區間。
大陸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受到節日效應需求的影響,以零售業和餐飲業為主的消費性服務業表現最為亮眼,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超過60%,新訂單指數也有50%以上水準,成為拉動12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的主要動力。
此外,以資訊服務業和物流業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表現同樣活躍,計算機服務及軟體業的商務活動指數甚至位居20行業之首。
蔡進表示,隨著政府推出稅制改革和減稅政策逐漸實施到位,將有利於推動服務業發展,與消費需求的成長。
另一方面,建築業的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低於50%,需求依舊走弱,房地產的商務活動與新訂單都比上個月還低,意味著兩個行業景氣低迷,未來發展並不樂觀。
報告說明,在出口和投資增速逐步放緩的影響下,大陸經濟成長的動力將面臨調整,擴大消費成為經濟轉型的重點,大陸經濟將邁入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共同拉動的均衡發展階段。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以50%為景氣榮枯分水嶺,50%以上反映非製造業經濟熱絡,低於50%則表示非製造業經濟降溫。
非製造業沒有綜合指數,常以商務活動指數來反映非製造業經濟的總體變化。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由商務活動、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積壓訂單、存貨、中間投入價格、收費價格、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業務活動預期等十項擴散指數統計構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