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越嶺路
看來對植物有興趣的人不多,還是偶而寫一些爬山的文章衝衝人氣。
台灣的高山很多,可是大多數需要重裝好幾天,沒爬山經驗的人往往得參加登山社的活動,就好像第一次出國的人得跟團一樣,往往是走馬看花,累得半死,花錢受了一堆鳥氣回來。偏偏台灣多數的登山社就像投顧老師一樣,也有生活賺錢的壓力(股市裡還有豹大、總大這種傻蛋,有經驗的登山客才不願意帶沒經驗的陌生人上山,這可是牽扯到人命的),登山品質就顧不了那麼多了,每年都有一些山難事件,不要以為全是意外,至少有一半都是可避免的(下次再有機會再來講登山界草菅人命的事)。
對有意接近山林的朋友來說,台灣還是有一些可以自行組隊的入門路線,例如合歡群峰;可又有人嫌他太大眾化,沒有背大背包的帥氣。南橫三星不但沒有hiking的感覺,對北部人來說,開車的時間都比爬山久。玉山、雪山總看得順眼了吧?對不起,自從大有為的政府提倡要愛台灣,然後又實施生態承載總量管制後,他們就成為旅行社或登山團體撈錢的地方了,要是你流年旺到可以抽中籤,可能股市也買得到大飆股;更何況將近四千公尺的山,高山病的危險也蠻大的,豹大不是常說要居高思危嗎?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跟我在看豹大的部落格一樣:寫的真是深得我心,可是到底有沒有明牌啊!每天上班都累死了,晚上還要加班看豹大、總大的部落格,那來時間看財報。基於這種心理我就介紹一條路線給大家參考。
對入門者來說能高越嶺路是一條可以考慮的路線,介紹它的原因如下:
一、平緩好走,適合全家出遊。
二、最高點未達三千公尺,高山病危險低。
三、沿途有台電保線所、林務局山屋,求援容易。
四、不想背太重的,可以找天池山莊的莊主幫忙。
五、不缺水、風景秀麗。
六、小轎車可開到登山口,西段原路來回是不錯的選擇。
風險如下:
一、近年有大坍方,部份路段路基不穩,請避開雨季。
二、秋天是蜂類繁殖季,小心群蜂肆虐。
三、冬季可能下雪,夏天晚上還是有涼意,禦寒衣物不可少。
套一句豹大的用語:內容僅供參考,不具任何型式之登山建議,戶外活動應自行衡量風險,山客概不負安全之責。
能高越嶺古道橫跨南投、花蓮兩縣,西起霧社,經春陽、廬山,沿著塔羅溪上行、越過南投與花蓮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北峰南側鞍部,而後下木瓜溪抵達花蓮銅門。最早是泰雅族原住民往來於中部山區所利用的小徑。霧社事件後,日本人為加強對山區原住民的控制,於1917年以舊有路徑為基礎,闢建能高越嶺理蕃道路,在合歡越嶺道開拓之前,是唯一貫通南投與花蓮間的往來道路。民國38年夏天,台電沿著理蕃道路架設輸電線,沿途設立保線所,於民國40年完成東西輸電線路架設,將東部多餘電力送至西部。爲紀念這項工程,完工後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矗立一石碑,並由先總統蔣中正題字「光被八表」「利傅民生」八個字為誌。古道沿線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雲海保線所、「光被八表」碑、檜林保線所、銅門發電廠等。
提到能高越嶺路,就不能不提中橫。日治時期即已籌建東西橫貫公路,但日本人規劃的路線不是現在的中橫公路(今日之中橫主線即日治時期之大甲溪道路加合歡越嶺路),而是沿著能高越嶺路修築。公路局受命開通中橫公路時,原有南、北兩條路線供選擇;南線即今之能高越嶺路,而北線是日據時代所闢的合歡越嶺古道(從霧社到太魯閣)。後來探勘隊發現南線地質條件較差,特別是天長斷崖附近難以克服,而北線的地質條件較佳,結果就選擇合歡越嶺路修築。但是民國50年公路局為全台公路編定編號時,還是將由彰化經埔里、霧社、天池、銅門到花蓮的這條路線劃定為省道台十四線。一直到今天,台十四線都沒有打通。不過想去的朋友可能得快去,據說規劃中的國道6號高速公路(即中部橫貫高速公路)的預定路線就是它。
目前多數登山客只走西段,兩天可原路來回,偶而還有腳踏車的同好會來此練腳力。天池山莊可以住宿,每個人兩百元,客滿時還有帳棚可出租。走完能高越大約需時三日,雖有保線所但不見得有人,最好自備帳棚。
有日式建築風格的雲海保線所
變色的台灣紅榨楓有一種秋瑟之美
路況好到可以騎自行車的古道
古道旁有名的三疊瀑布
林務局重建的天池山屋
越領嶺點南眺,左前是光被八表碑,右側長得像牛角的是卡賀爾山,最右後方被檔住的是能高主峰,左側最高峰是能高南峰。
斷頭的光被八表碑
能高雲瀑,最高峰是十峻之一的能高南峰
越嶺點北望,一望無際的草坡
既然是台電輸電道路總少不了高壓電塔
濃霧中的檜林保線所先寫到這裡吧!下一篇再好好的貼照片。
更多網路上美美的照片
http://www.tonylee.idv.tw/tony/mylog/image/2007/0126/
延伸閱讀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10316092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9650091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10344909

台灣的高山很多,可是大多數需要重裝好幾天,沒爬山經驗的人往往得參加登山社的活動,就好像第一次出國的人得跟團一樣,往往是走馬看花,累得半死,花錢受了一堆鳥氣回來。偏偏台灣多數的登山社就像投顧老師一樣,也有生活賺錢的壓力(股市裡還有豹大、總大這種傻蛋,有經驗的登山客才不願意帶沒經驗的陌生人上山,這可是牽扯到人命的),登山品質就顧不了那麼多了,每年都有一些山難事件,不要以為全是意外,至少有一半都是可避免的(下次再有機會再來講登山界草菅人命的事)。
對有意接近山林的朋友來說,台灣還是有一些可以自行組隊的入門路線,例如合歡群峰;可又有人嫌他太大眾化,沒有背大背包的帥氣。南橫三星不但沒有hiking的感覺,對北部人來說,開車的時間都比爬山久。玉山、雪山總看得順眼了吧?對不起,自從大有為的政府提倡要愛台灣,然後又實施生態承載總量管制後,他們就成為旅行社或登山團體撈錢的地方了,要是你流年旺到可以抽中籤,可能股市也買得到大飆股;更何況將近四千公尺的山,高山病的危險也蠻大的,豹大不是常說要居高思危嗎?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跟我在看豹大的部落格一樣:寫的真是深得我心,可是到底有沒有明牌啊!每天上班都累死了,晚上還要加班看豹大、總大的部落格,那來時間看財報。基於這種心理我就介紹一條路線給大家參考。
對入門者來說能高越嶺路是一條可以考慮的路線,介紹它的原因如下:
一、平緩好走,適合全家出遊。
二、最高點未達三千公尺,高山病危險低。
三、沿途有台電保線所、林務局山屋,求援容易。
四、不想背太重的,可以找天池山莊的莊主幫忙。
五、不缺水、風景秀麗。
六、小轎車可開到登山口,西段原路來回是不錯的選擇。
風險如下:
一、近年有大坍方,部份路段路基不穩,請避開雨季。
二、秋天是蜂類繁殖季,小心群蜂肆虐。
三、冬季可能下雪,夏天晚上還是有涼意,禦寒衣物不可少。
套一句豹大的用語:內容僅供參考,不具任何型式之登山建議,戶外活動應自行衡量風險,山客概不負安全之責。
能高越嶺古道橫跨南投、花蓮兩縣,西起霧社,經春陽、廬山,沿著塔羅溪上行、越過南投與花蓮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北峰南側鞍部,而後下木瓜溪抵達花蓮銅門。最早是泰雅族原住民往來於中部山區所利用的小徑。霧社事件後,日本人為加強對山區原住民的控制,於1917年以舊有路徑為基礎,闢建能高越嶺理蕃道路,在合歡越嶺道開拓之前,是唯一貫通南投與花蓮間的往來道路。民國38年夏天,台電沿著理蕃道路架設輸電線,沿途設立保線所,於民國40年完成東西輸電線路架設,將東部多餘電力送至西部。爲紀念這項工程,完工後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矗立一石碑,並由先總統蔣中正題字「光被八表」「利傅民生」八個字為誌。古道沿線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雲海保線所、「光被八表」碑、檜林保線所、銅門發電廠等。
提到能高越嶺路,就不能不提中橫。日治時期即已籌建東西橫貫公路,但日本人規劃的路線不是現在的中橫公路(今日之中橫主線即日治時期之大甲溪道路加合歡越嶺路),而是沿著能高越嶺路修築。公路局受命開通中橫公路時,原有南、北兩條路線供選擇;南線即今之能高越嶺路,而北線是日據時代所闢的合歡越嶺古道(從霧社到太魯閣)。後來探勘隊發現南線地質條件較差,特別是天長斷崖附近難以克服,而北線的地質條件較佳,結果就選擇合歡越嶺路修築。但是民國50年公路局為全台公路編定編號時,還是將由彰化經埔里、霧社、天池、銅門到花蓮的這條路線劃定為省道台十四線。一直到今天,台十四線都沒有打通。不過想去的朋友可能得快去,據說規劃中的國道6號高速公路(即中部橫貫高速公路)的預定路線就是它。
目前多數登山客只走西段,兩天可原路來回,偶而還有腳踏車的同好會來此練腳力。天池山莊可以住宿,每個人兩百元,客滿時還有帳棚可出租。走完能高越大約需時三日,雖有保線所但不見得有人,最好自備帳棚。



路況好到可以騎自行車的古道

古道旁有名的三疊瀑布

林務局重建的天池山屋


斷頭的光被八表碑




更多網路上美美的照片
http://www.tonylee.idv.tw/tony/mylog/image/2007/0126/
延伸閱讀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10316092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9650091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10344909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