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Jacky提供,特此感謝!)

謝金河:台股本益比七三倍?

先探雜誌第1542期   2009/11/6~2009/11/13

        第三季季報公布後,交易所公布台股的本益比已從八月的一○三.七七倍降到十月底的七三.八二倍,乍看之下,台股從百倍本益比降至七三倍的本益比,是一件好事,不過面對誇張的本益比,大家如何解讀?

        台股的P/E真有那麼高?如果從個股看,P/E很低的個股可說是比比皆是,塑化股有一大堆本益比很低的個股,例如,國喬EPS三.○八元,股價一六.三五元,不算全年,單是今年前三季P/E只有五.三倍。台達化EPS一.七三元,股價一三.五元,前三季P/E只有七.八倍,台聚EPS二.四二,P/E只有七.二三倍,亞聚EPS三.○二元,P/E只有八.○九倍。榮化EPS三.七一元,P/E約一○倍。

        今年業績最好的輪胎股正新前三季EPS六.一三元,P/E只有一一.五倍,化纖的東華虧了十幾年,今年賺大錢,前三季EPS一.四六元,P/E也只有八.一五倍。在傳統產業裡,要找到一○倍P/E的個股可說是比比皆是。

        電子股也有很多低本益比股,像是今年大紅的NB零組件,像宏致EPS八.四四元,以一一九元的股價,今年度的P/E約十倍,凡甲EPS六.八一元,今年P/E約十倍,萬旭EPS五.二元,目前股價六七.八元,今年P/E不到十倍,良得EPS四.一四元,今年的P/E也不到十倍。

        再看PCB,競國前三季EPS三.二九元,股價三八元,今年P/E也不到一○倍;其他如定穎的二.五二元,瀚宇博的二.一三元。被動元件的興勤前三季EPS三.九二元,金山電前三季EPS四.四三元,今年的P/E都不到十倍。


DRAM、面板是二大賠錢產業


        不管是在電子股或傳產股,要找本益比不到一○倍的個股,可說遍地都是,但是台股本益比怎麼會高達七三倍?原來是台灣有兩個最會賠錢的產業,其中DRAM產業賠最多。力晶賠掉二二三.七一億,茂德賠二二二.六二億,南科虧二○九.五二億,華亞科賠一一九.五二億,華邦)虧八九.五四億,五家DRAM廠合計虧掉了八六四.九一億元。

        因為力晶與茂德都在上櫃市場,也使得OTC的上櫃公司全部加總造成七季的虧損,一直到今年第三季,OTC市場才出現七一億的獲利,也就是說,五一七家上櫃公司加起來還不夠力晶與茂德來賠。

        把DRAM的大賠,加上面板的虧損,加上太陽能產業,前三季已經虧掉約一千五百億,這個加總,當然使整體集中市場P/E也跟著水漲船高。其實重量權值股P/E並不高,像是台積電前三季EPS二.一三元,今年約三.五元,以六○元左右的股價,P/E約一七.一倍。聯發科前三季EPS二二.○四元,今年全年約三五元,以四八○元的股價,本益比只有一三.四倍,仍然是很低的水準。鴻海前三季EPS五.四五元,今年約七.五元,P/E約一五倍,宏達電前三季EPS二一.七元,今年約三十元,P/E約僅一一倍。因此,以今年這些大型權值股的本益比來論斷,台股大約在七千四百點的股價其實是合理的。


中國收益明顯增加


        根據財訊智庫的統計,今年第三季,全體上市公司稅前盈利三三六九億,稅後純益三○三六億,P/E只有一四倍,這個數字比交易所公布的七二倍更加可靠,從季報也可以進一步研究台股在七千多點的攻防戰下一個新方向。

        去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整個世界遭到巨大撞擊,第四季災情最慘,上市公司趁機會一不作二不休,把所有可能的損失傾巢而出全都攤掉,去年第四季全體上市公司稅前虧三七五○億,稅後虧三四○一億,是受傷最重的一季,到了今年第一季,傷害才止住,今年首季全體上市公司純益只有一二二億,第二季恢復到一六六一億,到了第三季的三○三六億,才算是恢復正常秩序。而今年Q3的獲利數字與二○○八年第二季的三一○五億,與二○○七年第四季的三二九四億相當,拿這兩季的指數位置來跟今年第三季比,有一些參考價值。

        ○七年第四季股價停留在八千點以上,最高來到九八五九,○八年第二季是馬英九剛當選,五二○就職,指數最高漲到九三○九,換句話說,上市公司單季獲利超過三千億的時候,指數都在八、九千點的位置,因此,目前七千多點的位置,並沒有超漲的現象,○七年Q4台股總市值達二一.五八兆台幣,○八年Q2台股總市值也達一九.二六兆,目前為一七兆,也意味了台股仍有一些空間。

        比較值得欣慰的是,全體上市公司營業利益有顯著成長,從去年第四季虧損一一八八億,今年首季獲利一二八億,第二季的一四九二億,到第三季二二三二億,一季比一季好,而且,今年第三季上市公司平均EPS達○.六二元,超過○八年第二季平均○.五五元,及○七年第四季的○.五八元,只略遜於○七年第三季最高峰的○.八七元,都可以看出在經過金融海嘯之後,台灣產業復甦的勁道比市場預期還好。

        而且,過去台灣的產業只靠電子股撐住半壁江山,但是今年中國奮起,來自中國的收益顯著增加,電子股的鴻海前三季中國收益達二七○.三一億,比去年同期少了三二.四%,友達的五九.四七億;成長一八九.七%,欣興,仁寶,緯創,廣達,群光的中國收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傳產股更突出,其中統一去年前三季三四.二三億,今年前三季五一.二六億,成長四九.八%。正新與建大更是可圈可點,正新前三季盈利一一一億,中國收益占八三.七一億,是去年同期的二.六一倍,建大中國收益一四.五五億,成長八一五%;華新則從虧損變成賺二七.六六億,裕日車從一○.三六億跳升到一七.四九億。中國內需成長,也使台灣今年傳產股表現格外風光。

        例如,統一前三季EPS一.八五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約五成,泰山的○.七六元,福壽的○.七一元,福懋油的○.六八元,佳格的二.九一元,聯華食的○.八八元,南僑的一.一七元,都是極佳的成績。塑化產業表現亮眼,化纖、紡織過去是一片虧損聲,今年虧損公司很少,反而黑馬遍地都是,除了東華外,集盛,力鵬,年興,儒鴻今年都交出好成績。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第1542期



→訂購《先探投資週刊》送獵豹好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csia3 的頭像
    tigercsia3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部落格(JaguarCSIA)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