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江陳會十二月二十一日登場,兩岸雖異口同聲強調這次江陳會不會討論ECFA,然而,ECFA二○一○年簽署態勢已如山雨欲來。對此感受最深、愛恨最分明莫過於雲林縣民,雲林不僅是農業大縣,同時還是台灣石化業重鎮。

【文/謝富旭】

兩岸貿易自由化浪潮襲台
 
雲林縣民怎麼看ECFA,其實就是台灣人面對ECFA態度的縮影。

對六十三歲的雲林縣莿桐鄉的蒜農劉木和而言,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不認得的他,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於是「恐懼」的代名詞。

儘管政府已經再三保證,簽了ECFA之後,在一定期間內,絕對不會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然而,政府的保證卻一點也無法讓劉木和安心。「開放後我等於死路一條!」他斬釘截鐵地說著。

面對中國蒜頭的進口,劉木和有著一種既自信又憂心的複雜情緒。他驕傲地說,中國蒜頭不嗆不辣,嚼起來口感又差,與台灣蒜頭品質差太遠了。不過,中國蒜頭平均每台斤的生產成本僅新台幣五元到六元,而台灣蒜頭每台斤的成本,即使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之下也高達新台幣十六元以上,幾乎是中國蒜頭的三倍以上,成本的絕對弱勢,讓劉木和對中國蒜頭坐立難安。

逆勢苦撐/蒜農耕田三甲 月入一萬元

六十三歲應該是享清福的年紀,劉木和與老妻不僅死守三甲的農地(一半自有、一半租來)每日辛勤地耕作著,生活的重擔壓得他絲毫不曾有過退休的念頭。

劉木和大兒子在台北擺攤賣衣服,育有三名子女;二兒子在雲林當送貨員,育有二名子女,每月薪資僅二萬元出頭。二個兒子由於自身生計壓力沉重,不但無法寄錢孝養父母,甚至孩子繳學費時還得靠劉木和夫婦接濟。

劉木和種植的面積雖然廣達三甲,其中一甲種蒜頭,其他種稻米,偶爾也種植一小部分的蔬菜,但每年產值僅約新台幣四十萬元,扣除所有成本後,劉木和說,他每年約賺進十二至十五萬元淨利,等於每月約一萬元出頭。「阮夫妻很節儉,一萬元夠用了,甚至還可以存給兒子與孫子花!」他苦笑說。

簽了ECFA後,如果有一天政府真的以零關稅開放中國蒜頭進口,到時候該怎麼辦?劉木和沉思良久後回答:「種的米與蒜頭如果有一天真的賣不出去,種給自己吃總可以吧,這樣至少不會餓死!」

對ECFA感到恐懼的人不僅是劉木和,雲林縣總計有三十五萬以上的人口務農為生。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台灣以農牧業為主業的人口高達三○五萬人,這三○五萬人的大多數,面對他們似懂非懂的ECFA,反應大多像劉木和一樣:恐懼遠大於希望。

事實上,這種恐懼情緒已經在農產品市場上發酵。二○○九年四至五月間,台灣農村充斥著ECFA快簽了,中國農產品將低價大舉傾銷台灣的謠言,一度導致產地蒜價從每公斤四十一元重挫至三十六元。

這件事令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大為震怒,痛批政治人物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亂放謠言,傷害蒜農卻肥了中間商。

劉木和的鄰居,同時也是蒜農的林港船則說,就算政府尚未正式開放中國蒜頭進口,中國蒜頭的威脅已存在好幾年。他指出,許多不肖商人走私中國蒜頭再混合台灣蒜頭一同出貨。這種情況不僅破壞了台灣蒜頭的品質名聲,也是壓抑蒜價的一隻「黑手」。

順勢攀升/石化汽車產業伺機搶進

距離莿桐鄉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同樣也屬於雲林縣的麥寮鄉,則是台塑石化六輕廠的所在地。由於中國對石化進口產品的稅率仍高達六%以上,產業分析師認為,如果簽了ECFA,石化產品可望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之中,台塑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可望因進口關稅調降大大增強,這對台塑集團的石化相關產品打入高度成長的中國市場是一大助力。

台塑石化董事長王文潮大聲疾呼,東協加三即將生效,日、韓、星等國的石化產品出口至中國將享有零關稅優惠,「如果不簽ECFA,台灣將被排除在區域經濟之外,石化業未來將難與日、韓競爭。」

面對ECFA,雲林縣民可說愛恨交加。因為這個縣不僅是農業大縣,也是傳統產業如毛巾、食品加工與成衣生產重鎮。而農業與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則是ECFA簽署後受衝擊最大的兩大產業。另外也因六輕,雲林成為台灣石化工業大本營,石化與汽車產業則是ECFA簽署後受惠最大的兩個產業。

對ECFA的不了解,是台灣農民、勞工與中小企業主對這紙協定之所以恐懼的主要原因。ECFA到底是什麼?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朱敬一打了一個絕妙的比喻...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79期)


★點選下列圖片即可訂購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csia3 的頭像
    tigercsia3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部落格(JaguarCSIA)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