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漁人碼頭
社論重點摘要:
淨出口對成長貢獻達到1.95個百分點,倒不是因為出口成長幅度較第1季增加多少,而是因為進口成長幅度少了一半以上,所呈現的是設備進口的減緩,也因此,概估的第2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為負3.03%,較5月預測數2.65%減少5.68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也產生了負的貢獻0.52個百分點。這個許多研究機構所寄望的能夠支撐下半年經濟成長的因素,意外衰退,才是令人最擔心的。
完整社論內容: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079823.shtml
民間投資出現「吃老本」現象
|
|
||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達2.27%,較5月時預估高出0.29個百分點,景氣似乎有好轉的跡象,主計總處也稱此為「軟性擴張」。但倘若細看內容,則可發現,恐怕完全不是這回事。 第2季經濟成長高於預測,主要的貢獻來自消費及淨出口的意外增加,但若檢視實際消費狀況可知,第2季包括餐館業、布疋與服飾、文教育樂用品等均呈衰退現象,而消費最大宗的資訊家電、汽機車則幾乎零成長,全體零售的實質營收僅微增0.4%。依主計總處說明,消費增加主要來自上市櫃股票成交手續費,以及共同基金服務費的增加所致。 因此可知第2季的消費增加不僅與實際消費無關,更糟的是,第1季因為消費不振,而政府祭出許多促進消費政策,現在看來證明是無效的,我們當時便呼籲,與其政策重心放在原因不明,效果不清的促進消費上,倒不如專心穩住第1季投資成長的持續性。 再來,淨出口對成長貢獻達到1.95個百分點,倒不是因為出口成長幅度較第1季增加多少,而是因為進口成長幅度少了一半以上,所呈現的是設備進口的減緩,也因此,概估的第2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為負3.03%,較5月預測數2.65%減少5.68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也產生了負的貢獻0.52個百分點。這個許多研究機構所寄望的能夠支撐下半年經濟成長的因素,意外衰退,才是令人最擔心的。 說實在,第2季經濟成長的突出表現,竟是肇因於投資進口設備的減緩,以及金融投資贖回手續費的增加,這樣的數據呈現,哪能稱得上是「軟性擴張」,只能算是只吃老本的假性擴張現象。 美國第2季的狀況是,消費支出成長1.8%,貢獻經濟成長1.2個百分點,企業資本支出也成長4.1%,淨出口逆差雖然擴大,但出口與進口金額成長幅度均擴大,這樣的現象才是復甦或擴張。 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去的五年中,已有四年的投資是負成長,原本以為今年從第1季情形來看,可以擺脫投資再度負成長夢魘,但看來這個噩夢,恐怕不是短期景氣循環的問題,逐漸已成為惡性循環的結構問題。 不僅如此,過去幾年台灣投資的分布與品質,恐也令人擔憂,從2011年工商普查初步結果來看,2006年至2011年的五年間台灣實際運用固定資產總額淨增加了2.75兆元,但幾乎全數集中在五都,其中台北市便占了1.08兆,其他非五都許多縣市甚至產生淨減少現象,包括六輕所在的雲林縣、工業聚落著稱的新竹縣,及嘉義縣等,顯然,五都的集中增加,當然與炒地皮有關,而許多工業縣市的減緩,當然反映吃老本現象。 但反過來想,政府還能有什麼計可施? 企業稅也降到降無可降的地步,實質薪資退回到16年前的水準,外勞數量也大幅鬆綁,水電油價也儘量維持在亞洲相對低價,資金成本幾乎是歷年來最低的水準,在土地資源上,政府也到處幫忙搶地,還有,匯率上也得與競爭國亦步亦趨,關稅上,政府更是急著談FTA幫企業打開市場,所有的這一切,無非希望企業能夠增加在地投資,結果呢?生產性的投資卻是減少再減少。 未來幾年後,政府統計數據,若可以出現一個沒有持續增加投資的經濟體,卻能出現亮麗的經濟成長率,那才是世界奇蹟。 當然,也許政策用錯方向,未來投資類型,硬體設備固然重要,但軟性投資更是未來企業競爭勝負的關鍵。日前美國已運用新的國民所得會計原則,把研究、開發以及版權方面的支出計入投資項下,以貼近實際狀況,歐盟也計劃在明年跟進,而我們呢?提升軟實力,不應只是口號而已。 【2013/08/07 經濟日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