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vine Lake, CA
進入FB粉絲專頁請由此進入
經濟日報社論:
『去年底台灣所有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直逼18兆台幣,而投資外幣計價資產超過50%。近來,有許多大型壽險公司普遍將金融資產投資擺在無活絡市場項目,比率甚至有的超過40%、直逼50%之情事。此種作法,對於壽險公司經營者的利益是編制財報時不用評價,且又可隨時出售。過去,習慣將金融資產編入備供出售,好處是仍可隨時出售,每期仍要評價,而評價結果做為淨值的調整項(如同前述現象),不會影響損益表;現在,壽險業又多出現一項奇特現象:為何投資那麼多無活絡市場的金融商品?誰來確保資訊透明與風險控管?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壽險公司或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股價自然存在折價的現象或漲不上去。
銀行業的獲利同樣也存在挑戰。首先是人民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保證金持續追繳,一些金控為避免客戶繳不出保證金違約,拖累銀行獲利,提前增提準備金因應。人民幣從去年8月6.2元兌1美元,到今年1月已創下五年新低6.6元,而人民幣TRF是每月結算,若人民幣升值可賺一倍,貶值卻要賠兩倍以上。
許多踩到TRF地雷的中小企業,若持續繳保證金可能使企業陷入周轉不靈困境,若放手可能造成銀行的負擔,一些中小企業已經向銀行遞出律師函求償,形成不小的風暴。』
評論:
經濟/金融業獲利高、股價低的真相
去(2015)年前11個月台灣整體金融業的獲利達5,315億元,約當前一年全年度的水準,然而金融業的股價卻未反映此一狀況,甚至呈現下跌的現象。到底原因為何?最根本要探討的是金融業的獲利狀況與實際差多少?以及金融業現在的獲利是否能夠持續?如何提升競爭力?
金融業獲利創新高、但股價未反映,主要是由壽險業所造成的。去年8月由於中國大陸引發的股災,對台灣壽險業產生巨大衝擊,六家大型壽險公司的獲利在前三季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合計1,900億元,此一數目並未顯示在傳統的損益表,而是當成資產負債表之淨值(股東權益)的減項。如果將全體壽險公司此項損失計入損益表,則全體金融業的獲利將少掉四成以上。上述獲利創新高、淨值呈現大幅下跌的怪異現象,成為金融業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因此觀察金融業的股價,不能只看傳統的獲利狀況,還要看整體投資的評價與損益。
壽險業財務報表怪異現象還不只如此。去年底台灣所有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直逼18兆台幣,而投資外幣計價資產超過50%。近來,有許多大型壽險公司普遍將金融資產投資擺在無活絡市場項目,比率甚至有的超過40%、直逼50%之情事。此種作法,對於壽險公司經營者的利益是編制財報時不用評價,且又可隨時出售。過去,習慣將金融資產編入備供出售,好處是仍可隨時出售,每期仍要評價,而評價結果做為淨值的調整項(如同前述現象),不會影響損益表;現在,壽險業又多出現一項奇特現象:為何投資那麼多無活絡市場的金融商品?誰來確保資訊透明與風險控管?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壽險公司或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股價自然存在折價的現象或漲不上去。
銀行業的獲利同樣也存在挑戰。首先是人民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保證金持續追繳,一些金控為避免客戶繳不出保證金違約,拖累銀行獲利,提前增提準備金因應。人民幣從去年8月6.2元兌1美元,到今年1月已創下五年新低6.6元,而人民幣TRF是每月結算,若人民幣升值可賺一倍,貶值卻要賠兩倍以上。
許多踩到TRF地雷的中小企業,若持續繳保證金可能使企業陷入周轉不靈困境,若放手可能造成銀行的負擔,一些中小企業已經向銀行遞出律師函求償,形成不小的風暴。
其次,由於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趨緩,一些台商與大陸企業經營不善,有可能對於台灣銀行業對他們放款形成呆帳的風險,甚且過去傳出台灣銀行業透過國際業務分行放款給大陸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無擔保放款。
雖然主管機關要求增提備抵呆帳與擔保品,然而信評公司仍然對於備抵呆帳的適足性、擔保品確實性存在隱憂,而對未來銀行業的獲利有所保留。
另外,台灣證券業獲利狀況真的乏善可陳,缺乏未來成長機會。由於台股成交量萎縮、新上市公司承銷未如預期,整體證券業的獲利抵不上一家大型銀行。由於證券業並未如銀行、保險公司吸收大眾資金,主管機關應該給予鬆綁,大幅度開放證券業的業務,特別是資產管理方面,讓證券業在產品設計、投資管理方面延展目前的專業優勢。
最後,才是主管機關所提的這兩年金融業獲利新高,股價卻常受委屈,可歸咎於金融股在國際上知名度不夠,難獲得法人的關注。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台灣金融業個別公司規模小,專注國內與台商業務,而且由於同質性高、存在嚴重殺價競爭的狀況,因此獲利遠景並不佳;要改善此病因,最根本的作法是金融業的整併,這也是新政府的重要課題,將考驗新政府的魄力和執行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