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10+1超越歐美 躍升世界最大的經濟平台
文、攝影.王萬邦

東南亞10國結合的東盟經貿組織,已成為周邊大國競相參與聯合的經貿組織,在中國大陸加入後,其消費人口及貿易量已經超過歐盟及美洲相關經貿體,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交流平台。

在來到廣西南寧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會場,旗海排列斗大的10+1>11的數字就映入眼簾,許多國人對於東盟10+1,甚至10+3……不甚了解,這個連美國都想要積極加入的國際經貿組織,它的經濟實力到底如何?


東盟10國合縱連橫  創造新戰略地位

東盟是指東南亞10國,包括:越南、老撾(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所組成的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ASEAN,最先發起國是印、菲、新、馬、泰5國在1967年曼谷集會成立,並發表著名的「曼谷宣言」,之後各國陸續加入,成為擁有450萬平方公里,5億人口的國際性國家區域組織。

東盟組織的成立主要因應快速變遷的經濟局勢,尤其在東南亞經濟風暴發生後,其組織對於各國交流與穩定有極大的幫助,也成為東南亞各國與西方經濟抗衡及合作的戰略組織。起初東盟10國的聯合並未激起太多的國際重視,包括台灣也未在創始初期及金融風暴期間參與,因為這10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甚大,要進行整合相當不容易。

在中國大陸走向改革開放之後,快速的經濟成長厚植了對外發展經貿的實力,對於歐盟及美國為主的經貿體系產生了「抗衡」的戰略思維,於是中國大陸積極與東盟國家進行國家級的對話,並喊出10+1的口號,挾著日益壯大的經貿實力,終於在2002年11月4日,中國和東盟10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中,中國和東盟同意於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並在2003年提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概念,讓中國大陸與東盟10國之間有具體的經貿對接的平台,並按時程將於今(2010)年元月起,成為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一員。


10+1中國大陸加入  成為第一大經濟組織

自從中國大陸的加入,東盟10+1成為實質且具有強大經貿能量的區域經濟體,是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以及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可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迄今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當然對於仰賴美國系統的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造成極大的壓力,因為在這個自由貿易區中,國與國之間的關稅只有0%~5%,幾乎是免稅,在目前微利的時代,產品利潤幾乎只有10%~20%,如果再有10%~20%的關稅差異,非貿易區的國家幾乎無進入市場的空間。

現在,東盟是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而中國是東盟第六大貿易夥伴。根據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報告,「中國向東盟出口的產品品種繁多,有農業產品、金屬製品、礦物產品和其他的製造業商品,從東盟國家進口工業原材料、原油。由於東盟降低了對服裝、紡織這樣的輕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的依賴,所以像機器和電力設備這樣的資本密集性產品在整個90年代逐漸變得更加重要,中國大陸和東盟間的雙向貿易從最初的日用品轉為了製造業商品」。

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一直是各國覬覦的重點,這一項的「關稅障礙」將成為美系及歐系經貿組織的龐大壓力,10+1之後,東盟+中國其所擁有的面積、人口數及貿易量躍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組織,目前日、韓積極爭取10+3,紐西蘭與澳洲也積極爭取加入中國+東盟的自由貿易區,連美國也不得不向東盟放低姿態,希望成為合作夥伴。

《詳細內容請見卓越雜誌2月號雙月刊》
 


★點選以下圖片即可訂購《卓越雙月刊雜誌》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