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谷光電(3339)經營權易主後,新團隊整頓應收款帳和存貨,泰谷8月虧損擴大,連帶使最大法人股東晶電(2448)8月虧損,在泰谷有四席董事的億光(2393)第三季財測相對保守。
LED業界表示,通常公司經營權易主後,供應鏈關係恐會生變,往往會出現部份客戶有「賴帳」的現象,增加應收帳款催收的風險。億光8月入主泰谷後,億光對於存貨和應收帳款的管理標準比其他LED廠商嚴格,開始大幅的提列呆帳,根據泰谷的半年報,應收帳款的淨額高達8.56億元,存貨的淨額也有10億元。
泰谷主管表示,億光入主後,採取集團一致的管理精神來評價資產和市價的差異,尤其LED市場的需求淡,價格下滑,泰谷8月有提列較多的呆帳,單月虧損金額擴大,至於詳細的數字,該名主管表示: 「不方便說,等待季報公告」。
不過這已影響到晶電和億光二大股東的獲利,近期法人圈傳出,晶電8月虧損。據了解,晶電8月產能利用率下滑,本業仍保持獲利,不過由於晶電持有泰谷24%股權,採取權益法認列,加上目前LED磊晶二線廠的經營困境加大,晶電持股逾50%的廣鎵也是虧損,在泰谷和廣鎵的拖累下,即使中國大陸的轉投資獲利,晶電的8月業外虧損仍在三、四千萬元之間。
據法人估算,晶電8月應是小虧1,000餘萬元,這是晶電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次單月虧損。不過由於晶電的接單有增溫的現象,在瑞信科技論壇後,晶電股價以56.2元收盤,上漲1.6元。
據了解,億光目前在檯面上持有泰谷近10%,過去是以成本法認列泰谷的損益,不過億光8月4日入主泰谷以來,在董事會中對公司經營已有影響力,8月後將會採取權益法。
根據億光最新公布的第三季財測,今年第三季營收達41-42億元、季減約10%,然而預估的第三季稅前盈餘下降到3.35到3.55億元,比上一季的4.9億元下滑三成。
億光生產事業總經理兼發言人劉邦言表示,第三季獲利下滑的幅度超過營收下滑的幅度,主要是因為近期價格下降比例大,內部將呆滯的庫存作管理,不清楚是否與泰谷的虧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