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每次颱風來襲前,中央氣象局總會一再呼籲載有大陸漁工停靠在東部漁港的船屋,讓船上漁工上岸暫時避開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電視中出現的大陸漁工倉惶避難的畫面往往令人怵目驚心。近十幾年來因廉價漁工加入台灣魚船補撈作業,雖然使得台灣民眾得以享受便宜的海鮮漁穫,但漁船發生喋血暴力事件或因天候造成的船難意外卻不時頻傳。

事實上,在沒有電子通訊的時代,漁夫在出海補魚前,只能憑經驗預測未來海上氣候變化,由於攸關生命安危,老漁夫們在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下,往往培養出對海上氣象的高敏感度,他們有一個不變的信念,就是在天候不利海上船隻作業及人身安全情況下,絕對不勉強出海作業;另外一個特色是,他們捕撈的漁種往往在出海前就可以從船隻噸位及配備上找到答案。近年來,通訊設備更發達了,漁夫們在海上作業時更可以透過通訊設備與鄰船取得相互支援與連繫。

相較於大型作業船隻終年巡迴於大洋中,一般小型漁船的老漁夫們很清楚,在天候安全的前提下,才是出海的時刻,加上船隻噸位不大,他們打心底都清楚特定的漁種才是他們捕撈的目標。事實上,無論是何種船隻都無法撈捕大洋中的所有漁種,再大的船隻作業範圍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區域。因此,他們清楚地知道,每次出海最大可能漁穫量就是船隻的最大裝載容量,而不是大海裡所有的魚,當實際載重量超過安全警戒線時,他們便會知足的回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