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以前的世代,是一個被訓練教育成安份守己的族群,我們常說六年級以後出生的世代是所謂的Y世代,甚至是X世代,他們講求速度並強調自我,套句俗話是比我們這些開始步入中年的人愛「現」!沒錯,這是一個講求推銷自己的年代,如何逮到機會充分展現自我,或透過美麗的包裝以達到行銷目的的手法,可以說是翻陳出新。舉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烈討論的網路公司廣告「蟠龍花瓶」篇來談,不僅捧紅廣告中的當事人,也因此引起兩大拍賣網站的爭戰,其實最終也將入口網站的商業印象牢牢貼在你我腦海中,這廣告的目的顯然已十分完美地被達到了。
在強調投資理財重要性的今天,每天睜開眼睛,馬上會有各式各樣的廣告行銷向你招手,想盡辦法刺激你的消費神經,除了一般消費性商品外,舉凡房地產、車子等高單價有形資產外,無形的金融資產商品廣告往往佔掉財經專業報紙的主要版面。
政府開放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後,國內金融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各家公司忙於組織改造、業務整併與跨業行銷之推動,未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證券業者則忙於策略聯盟與金融創新,金融管理技術及商品設計、行銷也開始配合國際化潮流,走向專業化與商品多元化。金融商品五光十色,應有盡有,叫人眼花撩亂。「專業理財顧問」或「高級理財專員」悄悄地成為很多年輕貌美或風度翩翩年輕人遞出的名片抬頭,他們個個穿著光鮮亮麗,態度和藹親切,讓你很難拒絕;此外,銀行普設所謂「貴賓理財室」,聽說只要你有超過十萬美元以上的存款,銀行裡就有專屬的理財專員等著你上門,他們有時甚至會主動打電話招呼你,讓你感覺一下當有錢人的短暫虛榮感。
其實「理財專員」的主要任務是金融商品的行銷,當然他們有時也是稱職的投資顧問,然而,你若把他們當成無所不能的所謂「投資專家」,那就可能會大失所望。就像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一樣,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商品賣出去,拉高自己的銷售業績,至於商品到底值不值得你出的價格、適不適用,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大部分的金融行銷都是以市場行銷為導向,當市場上大部分的人認為哪一種商品最值得買,他們便會想辦法賣那一種商品給你,每天透過不同媒體或傳播工具傳達商品訊息到你眼前、耳內,除非你離群索居,否則很難避免得掉;講的更露骨點,在置入性行銷盛行的今日,實在很難在從中逃掉,除非你有一定程度的投資理財專業能力,否則,一窩蜂的追買某種金融商品或股票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或新鮮的事了。
然而,事實證明,當一種生意被認定必賺不賠時,後加入者通常已沒多少獲利空間;當一種特定金融投資商品成為一種普遍流行共識時,後加入者成為「最後一隻老鼠」的機會就會大幅提高。
過去一段時間,我長時間於本土投信公司服務,參加過無數次內部所謂新商品發行協調會議,討論決定投信公司該發行什麼樣的新基金之類的問題。但過去投資實務經驗也告訴我,當一般投資人出現認同一致時,朝向群眾喜好傾向推出的基金都可以輕易熱賣,因此,業務行銷單位通常會一面倒地主張以客戶喜好為導向,於是,在業務導向下,投資管理部門通常很難不跟現實妥協。譬如說,在股票多頭市場熱潮時,推出股票型基金,透過強勢行銷及大部分媒體看多行情,投信公司要賣完一檔基金往往並非難事,然而,事實證明狂賣的基金通常讓投資人受傷慘重,大賠收場。業務行銷扭曲專業的資產管理,並非僅限於本土投信公司,一些外商投信公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投信公司決定發行一檔基金後,一定會編列專案行銷預算,購買專業報紙版面,或雜誌廣告,這時,也會利用媒體關係安排基金經理人或相關人員接受訪問,看起來不是廣告,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置入性行銷,訪問內容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透過媒體傳達買進熱潮中的基金是一件輕鬆又有利可圖的交易。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處於大眾媒體、花錢買媒體發言權者、善於包裝譁眾取寵者這三者共犯結構下的受害者,這現象普遍存在於商業交易、政治遊戲,甚至現代化的行銷社會裡。做為一個理性投資者,如何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並且經專業分析與思考後才超然獨立做出投資理財決策,應是避開投資陷阱的重要課題
在強調投資理財重要性的今天,每天睜開眼睛,馬上會有各式各樣的廣告行銷向你招手,想盡辦法刺激你的消費神經,除了一般消費性商品外,舉凡房地產、車子等高單價有形資產外,無形的金融資產商品廣告往往佔掉財經專業報紙的主要版面。
政府開放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後,國內金融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各家公司忙於組織改造、業務整併與跨業行銷之推動,未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證券業者則忙於策略聯盟與金融創新,金融管理技術及商品設計、行銷也開始配合國際化潮流,走向專業化與商品多元化。金融商品五光十色,應有盡有,叫人眼花撩亂。「專業理財顧問」或「高級理財專員」悄悄地成為很多年輕貌美或風度翩翩年輕人遞出的名片抬頭,他們個個穿著光鮮亮麗,態度和藹親切,讓你很難拒絕;此外,銀行普設所謂「貴賓理財室」,聽說只要你有超過十萬美元以上的存款,銀行裡就有專屬的理財專員等著你上門,他們有時甚至會主動打電話招呼你,讓你感覺一下當有錢人的短暫虛榮感。
其實「理財專員」的主要任務是金融商品的行銷,當然他們有時也是稱職的投資顧問,然而,你若把他們當成無所不能的所謂「投資專家」,那就可能會大失所望。就像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一樣,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商品賣出去,拉高自己的銷售業績,至於商品到底值不值得你出的價格、適不適用,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大部分的金融行銷都是以市場行銷為導向,當市場上大部分的人認為哪一種商品最值得買,他們便會想辦法賣那一種商品給你,每天透過不同媒體或傳播工具傳達商品訊息到你眼前、耳內,除非你離群索居,否則很難避免得掉;講的更露骨點,在置入性行銷盛行的今日,實在很難在從中逃掉,除非你有一定程度的投資理財專業能力,否則,一窩蜂的追買某種金融商品或股票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或新鮮的事了。
然而,事實證明,當一種生意被認定必賺不賠時,後加入者通常已沒多少獲利空間;當一種特定金融投資商品成為一種普遍流行共識時,後加入者成為「最後一隻老鼠」的機會就會大幅提高。
過去一段時間,我長時間於本土投信公司服務,參加過無數次內部所謂新商品發行協調會議,討論決定投信公司該發行什麼樣的新基金之類的問題。但過去投資實務經驗也告訴我,當一般投資人出現認同一致時,朝向群眾喜好傾向推出的基金都可以輕易熱賣,因此,業務行銷單位通常會一面倒地主張以客戶喜好為導向,於是,在業務導向下,投資管理部門通常很難不跟現實妥協。譬如說,在股票多頭市場熱潮時,推出股票型基金,透過強勢行銷及大部分媒體看多行情,投信公司要賣完一檔基金往往並非難事,然而,事實證明狂賣的基金通常讓投資人受傷慘重,大賠收場。業務行銷扭曲專業的資產管理,並非僅限於本土投信公司,一些外商投信公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投信公司決定發行一檔基金後,一定會編列專案行銷預算,購買專業報紙版面,或雜誌廣告,這時,也會利用媒體關係安排基金經理人或相關人員接受訪問,看起來不是廣告,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置入性行銷,訪問內容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透過媒體傳達買進熱潮中的基金是一件輕鬆又有利可圖的交易。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處於大眾媒體、花錢買媒體發言權者、善於包裝譁眾取寵者這三者共犯結構下的受害者,這現象普遍存在於商業交易、政治遊戲,甚至現代化的行銷社會裡。做為一個理性投資者,如何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並且經專業分析與思考後才超然獨立做出投資理財決策,應是避開投資陷阱的重要課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