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可馴化的植物+大型哺乳類

有可馴化的植物才能進入農耕   有大型哺乳類才能發展獸力與大規模農業

 

採集-狩獵族群大多只能維持自身的溫飽,大部份可勞動者都要投入食物生產。
耕-畜牧的糧食生產模式,農夫與牧人生產的糧食可以供給除了自己以外的人。
有較多的糧食,就可以
供養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如工程技術、職業軍人、官僚等。社會開始形成專業分工。

此外,農耕-畜牧的族群,由於更豐盛的食物來源,人口也得以成長。更多的人口,換成軍事優勢。

1.專業人員的技術力,2.人口紅利的軍事力,以此為基礎擴展領地,開發新資源,生生不息。

 

人口增長後,開始出現高密度的城市聚落。

人口群居之地,易於在密集人群中傳播的疾病,譬如天花、麻疹,黑死病等也會開始發生

族群雖因疾病而減損,但也提早產生對病菌免疫的抗體。

 

提早發展出農耕與城市聚落的族群有以下優勢:

1.專業人員的技術力,農耕、科技、軍力的基礎。

2.人口紅利的軍事力,以軍力擴展領地,開發新資源,生生不息。

3.對病菌的抵抗力,在擴展新領地時,無聲的助手。

 

 

 

二、大陸軸線  東西向 南北向

東西向緯度相近  同類型的農作與家畜豢養技術較能傳達 

南北向農作與畜牧型類迥異 

 

歐亞大陸的軸線是東西向的,非洲與美洲則是南北向的。在東西軸線上,已經馴化的動植 物較易傳播,因為緯度相同。南北向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熱帶植物到了溫帶活不下去,溫帶動物在熱帶水土不服。

 

三、洲際交流能力   與其他文明(大陸)的交流能力   海洋 距離 天險

能否吸收或接觸其他文明的科技與病菌

在生存的壓力下  舊文明會快速同化與調適

 

南北美之間除了緯度差異,還有狹窄的中美地峽、熱帶雨林橫隔其中。南北非之間,則有撒哈拉沙漠。這對作物還有文明的傳播形成很大的障礙。

像南美當地文明,雖也獨力發明了輪子,也馴化了可做駝獸的駱馬。但輪子就是沒有傳到馴化駱馬的文明。兩者湊不起來,就沒有可以大幅提升運載量的馬車。

 

歐亞大陸得天獨厚,除了有較多可供馴化的動植物之外,更有易於傳播的地理形態。使得歐亞大陸上的人類族群較早進入農耕-畜牧階段,比起其它大陸,也有更高比例的人們生 活在農耕-畜牧社會。

 

四、人口多寡  幾千人或幾萬人的起始規模  決定文明的未來

人口增長   生存壓力  文明會快速調適並向外尋求更多資源

 

五、文字發明

文字發明後才能傳承知識 

 

 

值得一看的延伸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3645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csia3 的頭像
    tigercsia3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部落格(JaguarCSIA)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