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samlucky原創並分享,特此致謝!)
《獵豹心得》
1.以中國為首之勞力供應國近幾年工資正不斷上漲中,過去造成全球通貨緊縮的主要因素正扭轉成造成通貨膨漲的壓力。
2.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受惠國際化分工下,正享受著歷史上少有之經濟景氣擴張期;但隨著企業產能利用率遠較2002~2003年大幅提高,加上本身境內薪資持續提高,生產成本正逐漸墊高中。
3.若上述情況並無太大改變,則從美州、歐洲,一直延伸到東方的中國及日本,全球主要國家將可能齊步進入物價上漲情況,而各國央行將被迫持續調高利率;這其中,美國FED恐怕很難與其他國家逆向而為。
4.物價與利率進入同步上漲階段,通常代表經濟景氣循環進入加速成長期。此時,若股市仍在離起漲區不遠處,將可推動股價快速上漲;然若股市漲幅已明顯偏高,則股價極可能隨企業獲利成長趨緩(因生產及資金成本上升)而進入高檔震盪期,投資風險將與日俱增。
5.新的生產技術及效率化或可降低因成本上漲推動之物價上漲壓力,但生產要素之間卻未必可以完全替代,更何況,造成2000~2003年全球通貨緊縮的因素正逐漸消失中,此由低單價民生物品上漲幅度遠較高單價奓侈品為高可知;在此情況下,未來利率走揚也將不會只是區域性情況。
6.此時,投資思考要避開高企業體自由現金流量長期為負數,或是對外部資金仰賴過重的產業(如低自有資本之營建業),因為,當台灣利率趨勢正式從歷史低檔區重回上升循環過程中,其營運的壓力將日益提高,獲利也將日漸縮水,甚至財務風險也會快速提高!
《市場相關新聞》
抑制物價效果欠佳 通膨壓力籠罩全球
|
|
||
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中國大陸與東歐等地的廉價勞力,過去十年讓全世界得以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又沒有通貨膨脹之虞,但現在抑制物價上揚的因素開始逆轉,全球通膨壓力日漸升高。 許多國家的企業產能接近滿載,而且從土地到設備什麼都缺。受惠於需求增加,西方國家與低成本地區的勞工薪資都節節高升。由於遍佈世界各地的企業都想爭取相同資源,緊密連結的全球經濟有時候反而墊高成本,而非降低成本。 各國中央銀行愈來愈擔憂,若閒置產能逐漸耗盡,央行將被迫升息至多年高點以抑制通膨,進而衝擊股市與債市榮景,一改過去幾年經濟高成長、低通膨與低利率的理想組合。 其實長期利率已經上揚。以美國10年期政府公債為例,5日(周二)殖利率就站上近5%的九個月高點。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夫說:「全球經濟會持續抑制物價這種看法,市場早已習以為常,但這個階段可能已進入尾聲。」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5日表示,中國大陸內部成本提高,最終可能轉嫁至外銷到美國的貨品,但影響程度可能不大。然而他重申,美國通膨緩和的風險仍高,因為需求與產能高度相關。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則警告,歐洲產業界提高產能的空間不大。為了整體經濟情況著想,特里謝希望歐洲工會在要求提高薪資上有所節制。 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5月的利率決策會議紀錄顯示,當時決定升息的部分原因在於「全球經濟降低通膨的壓力可能變少」。英國最大工商團體工業總會(CBI)表示,在進口貨品的壓力下,英國消費品的成本已連續下降多年,但目前趨於穩定,現在打算提高價格的英國製造商,比1990年代中期以來還要多。 不僅如此,向來被視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家具與服裝等出口貨品的價格同樣節節上揚,當地省市政府去年調高長期停滯不前的最低工資,平均調幅為21%。 【2007/06/07 經濟日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