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如果馬上令您想到是不是以為筆者為特定商品置入性行銷?就好比有人說過,金融商品本身是中性的,並無對錯,對錯完全看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不同角度的取捨。就像麥當勞你可以選擇不吃,但你無法忽視它的重要特性:「快速」與「便利」。當你同時需要「快速便利的食物」時,它永遠是我們常常無法避免的選擇。

常有人道:「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為何要混為一談?」。如果這是上聯,倒是令我想到一句下聯可接:「漢堡歸漢堡,薯條歸薯條」,幹嘛老是湊在一起賣套餐呢?這樣的比喻也許不好,不過,若您認為漢堡薯條搭配銷售是能夠接受的一種商業模式的話,那投資加保險也就不那麼奇怪了吧!否則,難不成換了地方就換了腦袋?

排除那些名為投資型「保單」而保障成分不高,擺明吸金的商品不談,就算說投資型保險是「投資加保險」(那是保險公司的一種廣告表達方式),然而投資型保險仍然是一份不折不扣的「保險」。所謂「投資」,實際上是「你所繳保費扣除保費成本與管理成本後的部份」交給你自己運用的方式。如果你買傳統型壽險,這個部份就是由保險公司幫你投資運用,期間只給你投保時承諾的預定收益及可能紅利,其他盈虧就完全跟保戶無關。所以投資型保險剛好相反,這筆「運用」的權利就交給保戶,由保戶自負盈虧。所以用比較「俗」的方式解釋,就是「自排車變成手排車」,怎麼開車看車主的心情。然而不管怎麼駕駛,車就是車。

任何金融商品的發展有其時代的背景因素。投資型保單當初為何被發展,並非我們應該去關心的議題。該關心的應該是它當下是否對我有幫助! 這也是面對任何商品該有的態度。台灣的平均保障到了現今21世紀的年代,仍然只有鄰國日本的1/3,美國的1/7,很多人嘴上說了一口好保險,說投資型保險不好,買保險為何不直接買定期壽險就好等云云,身上一張保單都沒有的比比皆是。相信保額不高跟保費高低不見得有絕對關係吧(日本近乎零利率,保費大概不便宜!)投資型保單因為有保費彈性靈活,保險成本採行自然費率有成本遞延的優勢,更好的是所有費用透明化(寧願買不透明化的傳統壽險??)能因此吸引更多人為自己添加保障守護家人,不也是美事一樁?甚至如果過去死都不買保險的人因為「新時代的商品」而改變他的決定,「不幸的」因此而幫助了家人,這算不算也是功德一件?

所以如果你想投資,請別找投資型保單,因為它是保單,不是投資;如果你想規劃保險,那投資型保單會是你的一種選擇。不管是「自排」的保單也好,「手排」的保單也好,真的有確實在「合理」預算內為自己或家人做好應有的「保額」,似乎比較重要。
 
馬可維夫
 
無名帳號:yuleo570730


歡迎您對以上的內容   洽詢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csia3 的頭像
    tigercsia3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部落格(JaguarCSIA)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