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聖地牙哥博物館園區  ~  敢挑戰五A總裁權威的人真的是英雄呀!





短評:

金融機購認購的央行可轉讓定期存單也是銀行的資產,因利率相當低,只被銀行拿來當沖銷爛頭吋的工具。當銀行需要資金時,仍可以央行可轉讓定期存單(NCD)進行資金融通,對國內貨幣供給額真正產生的緊縮效果相當有限。

央行以低利率成本吸收銀行爛頭吋,若轉存或買入較高收益率之國外資產,將有利差收益可圖,或許這也是央行發行NCD的好處之一吧!



名家觀點/央行超發貨幣 言重了
 

日前學者投書,指中央銀行的「廉價貨幣」政策錯誤,已導致嚴重超發貨幣,使得台灣的貨幣總計數M1與M2占GDP指標,成為亞洲國家之最,恐導致國內貧富差距擴大,甚至引發通貨膨脹問題。

對此,個人認為文中舉例的數字相當精準,但在解讀及觀察上較為表象,目前新台幣應不至於有嚴重超發的問題存在。針對世界主要國家M2/GDP指標,去年美國是61.1%、中國大陸200%、日本176%、台灣270%,為何台灣較其他國家偏高?

首先,從經濟結構來看,台灣的儲蓄率平均都超過20%,一向較其他國家來得高,去年美國的儲蓄率為5.4%、中國大陸為31.8%、日本為26%,由於廣義貨幣供給額M2指標,大部分來自於民間與企業存款,當銀行活期或定期儲蓄存款增加,M2/GDP當然也會跟著增加,台灣的經濟結構,本來就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

此外,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風暴後,投資金融產品的風險變高,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下跌,在傳統「現金為王」觀念下,民間資金轉而流向銀行,台灣人偏好儲蓄,導致我國M2指標又較其他國家增加。

再者,為因應金融風暴危機,各國政府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印鈔救市,各國的M2從2007年底就開始墊高,到2008年底時,美國的M2年增率為7.12%、台灣7.42%、歐元區17.19%、日本18.03%、中國大陸則高達67.55%。由此可知,事實上,台灣M2成長速度,仍較其他國家來得緩慢,且在M2年增率2.5%至6.5%的合理目標區間中,並無超發貨幣的問題存在。

不過,仍有人質疑,同樣都是印鈔救市,但美國的M2年增率7.12%仍較台灣低,這是因為,美國大量印鈔票後,並非只有救自己的國家,美元還流到世界各國中,因此,該國M2/GDP比率就沒有來得那麼高。

針對外界指稱,央行在外匯市場過度干預,導致我國的M2增加,但事實上,央行一方面購買美元、放出新台幣,另一方面也發行可轉讓定期存單(NCD),在市場上收回資金。以2007年至2010年為例,央行的國外資產總共增加2兆4,890億元,NCD則在短短四年間增加3兆2,530億元,兩相抵銷後,央行收回的錢還較所放出去的新台幣多。

更何況,央行的國外資產增加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外匯存底所產生的利息,因此,儘管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調節,其所放出去的新台幣並沒有那麼多,外界將M2/GDP比率偏高、埋下台灣經濟不安定的未爆彈,完全歸咎央行,該說法並不公道。

至於我國的貨幣政策究竟應採取何種方式,筆者認為,央行總裁彭淮南曾提出的「柳樹理論」實為正本清源的作法,應繼續保持。當新台幣應該升值時,就應讓它升,但不能超升;該貶值時就讓它貶,但要注意是否有不尋常炒作行為。採取彈性作法,對於穩定新台幣匯率走勢,才能有所助益。(本文是由台新金控顧問李勝彥口述、記者楊毅採訪整理)

【2011/03/25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csi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